兒童健康

平時喝的水引發寶寶高熱不止 醫院檢查沒想到發現寄生蟲!家長不得不注意了

孩子身體健康是每個家長最希望的事,但是現在這個發達的社會,好多東西都能對小孩子造成危險,但是除去外界造成的傷害,孩子本身的疾病也是不可忽視的大問題,譬如寄生蟲病,寄生蟲病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他帶來的疾病是多種多樣的,下面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一種常見的寄生蟲病。

蛔蟲病

1、幼蟲移行引起的症狀:蛔蟲蟲卵進入肺部支氣管,可引起咳嗽、胸悶、血絲痰等症狀。嚴重感染時有可能侵入腦、肝、脾、甲狀腺和眼睛,引起癲癇、肝大和腹痛等。

2、成蟲引起的症狀:表現為食欲不振或多食易饑,異食癖;常腹痛,部位主要在臍周,喜歡別人按揉腹部;部分患兒還會出現煩躁易驚或萎靡、磨牙等。此外,蟲體的異種蛋白可引起蕁麻疹等過敏症狀。感染嚴重者可造成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

 小兒蛔蟲輕者可無明顯症狀,重者食欲不振,或喜食異物,面黃形瘦,臍周腹痛,時作時止,觸之腹部柔軟,或可捫及蟲團聚散,並可見吐蛔或便蛔,且大便幹稀不稠。有些患兒出現淡色白斑、鞏膜出現蘭色斑點,下唇或出現顆粒樣大小白點,舌苔薄膩或花剝,舌尖紅尖。
該病發生原因是因小兒吞食了蛔蟲卵所致,感染途徑主要是通過污染的手或食入不潔的飲食而致。若平素小兒脾胃虛弱,飲食不節,素蘊濕熱者更易發生本病。
驅蟲治療

常用的驅蟲藥有甲苯咪唑(安樂士)、阿苯達唑(腸蟲清)、左旋咪唑(驅鉤蛔)、枸櫞酸呱嗪(驅蛔靈、六一寶塔糖),詳見常用驅腸蟲藥。由於蛔蟲在人體內寄生存活時間一般為一年左右,所以如果能避免再感染,大約一年蛔蟲病可“自愈”。


膽道蛔蟲症的治療
治療原則為解痙止痛、早期驅蟲和控制感染。早期驅蟲可防止復發與併發症。蛔蟲有厭酸習性,可選用食醋一次2~4兩,每日三次,以達到安蟲目的。內科治療無效,合併嚴重肝膽感染手術治療。
蛔蟲性腸梗阻的治療

大多數蛔蟲性腸梗阻是不完全性的,應及早治療,包括禁食、胃腸減壓、解痙止痛、靜脈補液,腹痛緩解後驅蟲。當發展為完全性腸梗阻,併發腸壞死、穿孔、腹膜炎時要及時手術治療。


這是一種孩子常見的寄生蟲病,早發現,早治療,畢竟前期治療很簡單,家長還應仔細觀察孩子有沒有什麼別的反常情況,畢竟孩子小,沒有自主保護意識,有的時候即使生病了但是沒有多大症狀孩字也是不以為然的,作家長的雖然很辛苦,但是一切不都是為了孩子健康成長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