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炮薑的作用與功效,竟然這麼多!

眾所周知,生薑是非常好的食材,而聰明的人們把乾薑經過炮製得到炮姜,炮姜成為了一種很珍貴的中藥,炮薑可以與其他中藥搭配治療多種疾病,今後人們要懂得正確利用。

一、炮薑的功效:

炮薑為乾薑炒至表面微黑、內呈棕黃色而成,性味苦、辛、溫。具有溫中散寒、溫經止血的功效。炮姜的辛燥之性較乾薑弱,溫裡之力不如乾薑迅猛,但作用緩和持久,且長於溫中止痛、止瀉和溫經止血。可用於中氣虛寒的腹痛、腹瀉和虛寒性出血。如用於脾胃虛寒之腹痛、腹瀉、霍亂轉筋的附子理中丸,治脾胃虛寒便血的艾葉丸。

二、炮薑的作用:

1.乾薑散(《太平聖惠方》)治氣嗽,呼吸短氣,心胸不利,不思飲食:炮姜、桂心、款冬花各15g,炮附子30g,五味子、細辛、白術、炙甘草、木香各1g。上為末,每服9g,加大棗2枚,水煎服,每日3次。方中炮姜溫中止痛,寬胸利氣,為君藥。

2.交泰丸(《脾胃論》)治怠情嗜臥,四肢不收,沉困懶倦:炮薑1g,巴豆霜1.5g,人參、肉桂各3g,柴胡、川椒(炒去汗,並閉目去子)、白術各4.5g,炒厚樸(秋、冬加21g)、苦楝皮(酒煮)、茯苓、砂仁各9g,炮川烏13.5g,知母(半量炒用,半量酒洗,秋、冬去之)12g,吳茱萸(洗7次)15g,黃連(秋、冬減4.5g)煨皂角、紫苑各18g。除巴豆霜另入外,餘為細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10丸。方中炮姜溫中止痛,行氣散寒,為君藥。

3.姜術二仁湯(《蘭室秘藏》)治脾脹善呃逆,肢體疲重,夜臥不安:炮姜、木香各1.5g,白術、當歸各6g,茯苓9g,半夏、砂仁、厚樸、陳皮各3g,炒薏苡仁24g,生、熟穀芽12g。先煎穀芽,再取湯煎餘藥服。方中炮姜溫中止痛,行氣散寒,為君藥。

4.《醫學入門》:“溫脾胃,治裡寒水泄,下痢腸辟,久瘧,霍亂,心腹冷痛脹滿,止鼻衄,唾血,血痢,崩漏。”

5.《本草正》:“陰盛格陽,火不歸原,及陽虛不能攝血而為吐血、下血者,但宜炒熟留性用之,最為止血要藥。”

6.《得配本草》:“炮薑守而不走,燥脾胃之寒濕,除臍腹之寒痞,暖心氣,溫肝經,能去惡生新,使陽生陰長,故吐衄下血有陰無陽者宜之。”

三、炮姜為姜科植物薑乾燥根莖的炮製品,炮薑由乾薑炒至表面微黑、內呈棕黃色而成,炮姜有溫中散寒、溫經止血的功效,炮薑有治療中氣虛寒的腹痛、腹瀉和虛寒性出血的作用,炮薑用藥禁忌是孕婦及陰虛有熱者禁服。炮薑的作用:炮薑守而不走,燥脾胃之寒濕,除臍腹之寒痞,暖心氣,溫肝經,能去惡生新,使陽生陰長,故吐衄下血有陰無陽者宜之。陰盛格陽,火不歸原,及陽虛不能攝血而為吐血、下血者,但宜炒熟留性用之,最為止血要藥。炮姜溫脾胃,治裡寒水泄,下痢腸辟,久瘧,霍亂,心腹冷痛脹滿,止鼻衄,唾血,血痢,崩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