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那些讓孩子越來越笨的的壞習慣

首先我們說說自常見的一種就是讓寶寶過早的接收教育,殊不知孩子是排斥的。

種種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父母,在孩子學識尚淺時給予高難度的,過早的進行知識灌輸教育,設置過高的目標,孩子迫于壓力執行,但是卻不能完成,最終以失敗告終,久而久之,自信心遭到了嚴重的削弱,行程惡性循環。

父母沒有學習和閱讀的習慣

一些工作的父母就感覺和學習不沾邊了,玩電腦、看電視已經成為了家常便飯,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你的一切言談舉止,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價值觀,一般孩子都有模仿,效仿的天性,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看書不僅可以拓寬知識,使人聰明,還可以鍛煉大腦的發育,長期不動腦,智力會下降,再聰明的人也會變遲鈍的。

對孩子有肢體或語言上的暴力

有的父母,一遇到事先是大聲責問、甚至會動手打孩子,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害怕家長憤怒、扭曲的面孔和暴力言語的權威,只能選擇沉默。久而久之,會形成內向、封閉、少言寡語性格。

家長打罵孩子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問題的,打罵只會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更大的傷害。孩子被打,情緒上容易出現抑鬱、焦慮等,導致神經系統出問題。

只准學習、不准玩耍

有的父母,一輩子沒大出息,把所有希望寄託在娃身上。只要看到娃手捧書學習,就喜笑顏開;一看到娃玩耍、遊戲,就大發雷霆。也有的父母認為“孩子一玩,心就變野了”,天天就死盯著孩子的學習、學習,從不給孩子玩耍的時間和自由。

父母要做的不是阻止孩子玩,而是幫助孩子一起制定有規律的作息時間,不僅僅是學習計畫,包括娛樂、玩耍和遊戲時間等,勞逸結合、玩學有度,給孩子釋放壓力和排遣情緒出口的機會,只有讓壓力和情緒得到充分釋放,才能裝進去知識和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