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下雨天心臟有點慌?當心是這種疾病的信號

雨季氣溫升高,空氣潮濕,是高血壓、心臟病、風濕病等慢性疾病的高發時節。尤其是心血管病患者,在氣溫高、氣壓低、濕度高的雨季常常會感到悶熱難耐。汗出不盡、情緒急躁、心神不寧,進而導致血液迴圈加快。心臟負擔加重,易導致病情復發或加重。

低氣壓天易引發心臟病

氣壓的變換通常只能通過感受來察覺,可即便是極其微弱的變化,都會讓人感到身體不適、心情煩悶,嚴重者甚至會影響病情。由於氣壓降低,氧分也就降低,使人感到缺氧,從而使大腦血管擴張,腦血容量增加及腦組織水腫,出現頭痛、頭暈、呼吸心跳加快、食欲不振、噁心等症狀。有時還會引發心臟病的發作。特別是心律失常患者,心緒的紊亂和煩躁隨著低壓天伴隨左右,一不小心就要病發。

心律失常在低壓環境中易發作

當人們處於高原地區中,由於高原地區的氣壓普遍低於其他地區,所以當人體無法適應環境時就會發生急、慢性反應疾病。低壓、缺氧會引起動脈血氧分壓和氧飽和度明顯下降,機體缺氧而使心臟受損,導致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其中以竇性心動過速最為常見,其次為各型期前收縮、傳導阻滯、心動過速以及心房顫動和心房撲動,嚴重者可致心室自主心律,甚至發生心室顫動和心臟停搏等。而當下的低壓天氣正是這種高原天氣的縮小版,存在著類似的心臟病隱患。

高血壓患者在低壓天中需注重預防

高血壓患者也應該關注低氣壓天給病情帶來的影響。眾所周知,高血壓患者最怕情緒過度波動,而低壓天卻會令人心情不適,很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情緒意外。而且氣壓變化對高血壓患者的動脈管壁影響不小。本來已受到體內強大壓力,處在低氣壓的天氣裡,使勁排除低氣壓造成的外壓力,就會使血壓升高。特別是年邁體弱者,可能因為這些因素引起病發或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