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脊髓性肌無力是怎麼樣檢查的?

脊髓性肌無力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可能會導致患者的運動神經出現障礙,甚至可能會引起一些併發症的問題發生。做這項檢查確診的時候,需要通過基因和血清的診斷,包括對肌肉進行掃描,來判斷一下病情的具體問題,來進行一個系統的確診。

1.血清CPK SMA-Ⅰ型血清CPK均為正常。Ⅱ型偶見增高,其CPK同工酶MB常有升高。Ⅲ型CPK水平常增高,有時可達到正常值10倍以上,且同工酶變化以MM為主;一般CPK常隨著肌肉損害的發展而增加,至晚期肌肉嚴重萎縮時,CPK水準才開始下降。

2.基因診斷 對於兒童型SMA,一般可通過PCR方法擴增SMNt基因的7、8號外顯子並結合單鏈構象多態分析(SSCP)或應用:DraI、DdeI作SMNt基因7、8號外顯子酶切圖譜分析進行診斷。

其他輔助檢查:

1.CT肌肉掃描 此有助於SMA與各型肌營養不良的鑒別。SMA呈現不完整輪廓的彌散性低密度改變,肌組織反射喪失;而肌營養不良則表現大量低密度損害,全部肌肉均受累。一般假性肥大在SMA患者中很少見。

2.電生理檢查 EMG可反映4種主要類型SMA的嚴重程度和進展情況。但其異常改變相似,包括纖顫電位和複合運動單位動作電位(MUAPs)的波幅和時限增加以及干擾相減少。在SMA-Ⅲ、Ⅳ型病例中,有時可見神經源性和肌源性電位,混雜存在於同一肌肉。在CPK水準增高者肌源性MUAPs可更明顯。某些SMA-Ⅲ型病例,肌活檢呈神經源性損害,而EMG卻表現肌源性損害,提示EMG與臨床特徵可不一致。各型SMA均見纖顫電位及正銳波,但在SMA-Ⅰ型更明顯,見於所有患者,而SMA-Ⅲ型僅見60%。束顫電位在SMA-Ⅰ型約20%陽性,而Ⅲ型則有50%陽性。SMA-Ⅰ型的一個獨特表現,即在肢體放鬆時,可見到5~15 Hz的MUAPs自發性發放。隨意運動時,各型SMA均見干擾相減少,尤其在SMA-Ⅰ型,僅呈單純相,這是運動單位喪失的證據。在SMA-Ⅲ、Ⅳ型的較晚期病例,可見到類似於肌源性損害的低波幅多相電位,這與肌活檢提示的繼發性肌源性改變相符。

3.病理檢查 肌肉活檢對確診SMA具有重要意義。其病理表現特徵是具有失神經和神經再支配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