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下頜關節脫位怎麼回事?

下頜關節脫位其中包括了許多的原因問題,比如說有復發性的關節炎或者是患者可能會有間歇性的關節疼痛,包括因為摔倒或者是走路用力過猛的問題,都有可能會導致這些問題發生,所以大家在平時的時候要提高警惕。

顳下頜關節脫位是下頜骨的髁狀突滑出關節以外,不能自行復位。可以發生在單側,亦可發生在雙側。臨床上常見者為急性關節前脫位和復發性關節前脫位。 急性下頜關節前脫位一般因大開口,如打哈欠、唱歌、咬大塊硬食物或噁心嘔吐時,翼外肌持續性收縮,將髁狀突拉過關節經節,同時升頜肌群發生反射性的攣縮,致使髁狀突破阻擋在關節結節的前方,不能自行復位。另外當被動開口用力過大、過猛時,如使用開口器、氣管鏡、食管鏡、胃鏡以及全麻氣管插管使用的直接喉鏡等均可使關節脫位。急性關節脫位如果未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可併發關節盤損傷,關節囊及關節韌帶組織鬆弛而導致復發性關節脫位。

一、臨床表現 病人呈開口狀態,不能閉口,流涎,進食及說話均困難,表現為極度痛苦。 檢查可見下頜運動受限,前牙呈開合和反牙合 。脫位側耳屏前方凹陷,顴弓下方顯膨隆。X片顯示髁狀突位於關節結節的前方。

二、治療 急性關節脫位要及時復位,復位後要限制下頜的運動。最常用的方法是口內手法復位。復位前可用手按摩雙側嚼肌,使肌肉鬆弛。一般不需要麻醉。 復位時患者坐在牙科椅上或坐在矮凳上,頭依後牆,其下頜牙齒的咬合面要低於醫生肘關節水準。醫生站在患者的前方,雙手拇指纏以紗布,以免咬傷。然後伸入患者口內,放在下頜磨牙咬合面上,其餘四指托住下頜骨下緣。復位時雙拇指用力壓下頜骨向下,同時其餘四指將下頜頦部往上托,使位於關節結節前方的髁狀突移到關節結節水準以下時, 再向後上方推送,將髁狀突送入關節凹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