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疾病

便秘也會引起腰腿痛

張工程師60開外,退休兩年了,身體還算不錯,只是這幾年有些便秘。前些年,因為工作太忙,退休後又被聘請到民營企業繼續工作,最近,自家又忙著裝修新房。

張工自忖:便秘只是小毛病,不礙大事,慢慢會好的,就沒有太管它。誰知,三個月後房子裝修一新,身體也添了新病——腰酸腿痛,不得已走進了醫院。

張工告訴醫生:自己右側腰部疼痛,經臀部向右大腿後方下竄,直到小腿和足底,還伴有麻木;要是用力解大便,或是咳嗽、打噴嚏,疼痛、麻木感就更加厲害。醫生詳細詢問了病史,又做了體格檢查,並申請了腰椎CT檢查,結果診斷張工是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症”。

張工長期從事工程設計,凡事都講精確和明白。於是,便認真地就自己的病情向醫生請教。醫生告訴張工,該病最基本的病因是腰椎間盤病變。人體脊柱5個腰椎骨之間,除了韌帶和關節,還以椎間盤相連接。

它像小圓餅,位於上下兩椎體之間。外層是堅韌的彈力纖維環,包著中央膠狀的“餅餡”——髓核。這種結構使它富有彈性和韌性,具有強大抗壓能力。但腰椎負荷大(經測定。下部腰椎需負擔80%的體重),加上缺少血液供應,容易老化。從青年時代起,髓核含水量即逐漸減少,椎間盤彈性下降。纖維環後部由裡向外會產生裂隙。

某些因素則可誘發纖維環破裂,導致髓核組織突出或脫出,壓迫毗鄰神經根,引起無菌性炎症,導致坐骨神經痛。 聽到這裡,張工忍不住追問:“某些因素”究竟是哪些因素呢­

醫生說。最為常見的是腰部活動時姿勢不當或用力過猛,另外,一個較常見的誘發因素是劇烈咳嗽、打噴嚏或便秘時用力排便引起的腹壓增高。咳嗽、打噴嚏以及用力排便時,必須提高腹壓,這就易致腰椎間盤負荷突然加大。

張工說,看來,我的腰腿痛與便秘有關。醫生點點頭表示同意,又告訴他:我們平常所說的便秘,也叫習慣性便秘,是指每週自發完全通暢排大便少於2次,持續3個月以上,且大便發硬,排便不暢、費力。老年人消化器官功能下降,咀嚼、吞咽困難,導致攝入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的食物減少,大便乾燥。結腸黏液分泌減少,大便與大腸壁之間缺少潤滑。

體力下降,活動減少,腸蠕動減慢,則造成食物殘渣在結腸中運行過程延長。內臟感覺減退。對排便反應敏感性降低。此外,許多老年病也影響排便:肺氣腫、肺心病患者,屏氣能力差;心臟病患者,排便時不敢用力;痔瘡、肛裂患者解大便疼痛、出血,便有意抑制排便;臥床患者對排便體位不適應或不習慣:甲狀腺功能降低或維生素B族缺乏、神經性脊髓病變患者等,均可引起便秘。

一些老年人用藥較多,某些藥物,如收斂劑、神經節阻滯劑、止咳劑等,均可引起便秘。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方法,大致可以分成三類。一類是非手術療法,包括臥硬板床、配帶腰圍、牽引、推拿、針灸、理療、骶管內或神經根附近藥物注射、局部封閉、使用藥物脫水和服用中西藥物。

第二類是手術療法,即開刀切除突出的椎間盤,解除其對神經根的壓迫,去除刺激因素。第三類方法總稱為介入法,包括膠原酶注射髓核化學溶解術、經皮穿刺腰椎間盤切吸術(旋切術)、經皮穿刺鐳射椎間盤減壓術和臭氧注射術,等等。

醫生建議張工先試用非手術療法,同時著手解決便秘問題。首先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天定時去排便;平時多吃一些富含粗纖維的食品,適當進食蜂蜜或香蕉作為食療。

若效果不佳的話,可短期選服液體石蠟、山梨醇等,或服用具有通便作用的中成藥。必要時,肥皂水灌腸有暫時應急作用。腰腿疼痛症狀好轉後,應注意適當加強體力活動和體育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