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夢遊到底能不能叫醒?弄錯了後果很嚴重

不少影視作品中都有關於夢遊的描述,甚至有“夢遊殺人”的橋段。藝術來源於生活,事實上,生活中也有不少人會在夜深人靜時起床做些反常事情,目光呆滯,甚至洗頭洗澡,出門亂晃悠,但白天醒來後沒有任何記憶……那麼,夢游可以用現代醫學來解釋嗎?夢遊到底能不能叫醒?

醫學上真的有“夢遊症”

民間俗稱的夢遊症,醫學名詞叫做睡行症。顧名思義,它是指發生在睡眠期間的一系列複雜行為,伴有活動。而“活動”的含義就廣了,既可以是單純從床上做起,也可以是到處走動。

睡行症多發於剛剛學會行走的兒童,也可以發生在成人。但發病高峰集中在4-8歲,這一年齡段的患病率達到10%-20%。一般情況下,睡行症會在青春期消失,但約1/3的患者16歲後仍有發作。絕大多數成年人睡行症患者在兒童期曾發作過。

不要試圖喚醒夢遊者

是的,夢遊真的不能叫醒。雖然睡行症患者在發作期並不容易被喚醒,但一旦喚醒,可導致患者精神錯亂。

怎樣做對夢遊者最好

1、不要喚醒。夢遊者能自己回到床上入睡,你只需要在患者有危險行為時,溫柔地將其引領到床上睡覺就好了。

2、睡眠環境要安全。睡行症患者的臥室要在一樓,睡在下鋪。同時注意關閉門窗,曾有夢遊者試過出門逛和跳窗等行為。家裡也要少擺放尖銳的東西,避免夢遊者誤傷自己。

3、預防誘發因素。防患於未然,4-8歲的高發期兒童懵懵懂懂,他們尚未意識到疾病的存在,家長要耐心留神安撫。同時注意控制他們的生活方式,比如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疏導情緒避免焦慮不安;在他們發燒或出門在外時多加關心照料。

4、睡行症屬於睡眠障礙中異態睡眠中的一種。14歲以下的青少年群體的游多半與心理因素、大腦發育未完全有關,只要沒有危險行為,可以先暫時觀察不需用藥。但是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夢遊,可能提示其他疾病同時存在,最好到醫院睡眠醫學中心做腦電圖、睡眠監測等檢查,排除癲癇等器質性疾病。

()獨家專稿,歡迎分享,請點擊獲取授權。
投稿及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02
↑點擊去參與測試 拜拜粗腰肥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