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在吃粽子這個問題上,可以說口味更加獨特,包的粽子餡也是日新月異,讓人目不暇接,傳統的粽子不容易消化,不適合腸胃不良的人士使用,所以在包的時候可以儘量選擇一些糙米燕麥,這類食材調理身體方面的效果會更好,也能夠滿足人們對粽子的喜愛。

包粽子時不妨考慮以燕麥、糙米、玄米粒取代部分傳統糯米。糙米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微量元素及維生素B群;其膳食纖維含量是白米的三倍。燕麥粒也含有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長期食用可增加腸道膽酸的排出量,降低血中膽固醇。

包粽子的用米部份可以用五穀雜糧來取代,如薏仁、燕麥、紅豆等皆可考慮。但糖尿病友需留意這些五穀雜糧仍屬主食類,食用粽子後,其他主食量要減少,以免攝取過量的醣類。

對於飲食不慎造成的腸胃問題,如果是食用後不久才造成,稍偏急性的症狀,可趕快按壓手腕上方的內關穴,能稍減輕胃部不適。內關在手臂內側,手腕橫紋上三根手指寬,在兩條筋的中間。

但經常發生腸胃不適,偏慢性、反覆發作者,醫師建議另取小腿上的足三裡穴,用來強化腸胃功能。足三裡位於小腿外側,膝蓋下四根手指寬的地方,在肌肉最豐厚處。

醫師建議,在吃完粽子,稍休息後,起來散散步,或是用手以右下左上的方式,輕輕摩擦肚皮,可以增加腹部氣血循環,也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同時建議增加運動量,畢竟吃下去的熱量,透過熱量消耗,才能減少發胖的機會。

營養師表示,同時也可以去皮雞腿肉代替傳統五花肉,雞肉所含的脂質較紅肉低,可減少飽和脂肪攝取量。同時加入海藻、蒟蒻及杏鮑菇:海藻類,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鈣質及鐵質,還會增加粽子新鮮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