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心臟抽搐怎麼回事?告訴你常見原因!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心臟抽搐是怎麼回事,這其實屬於心臟早搏的一種,患者會有心悸的感覺,很容易出現頭暈、乏力等症狀,嚴重的可能會有心絞痛或者心力衰竭,醫生聽診時會發現明顯的心率不規則,所以這種疾病的危害很大,導致該疾病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心臟抽搐是怎麼回事?

心臟抽搐是一種口語化的表達方式。如果是年輕人(40歲以下)心臟抽搐,就不要緊張,可能是心臟神經官能症。所謂心臟神經官能症,是指可以有類似心絞痛的症狀,但是其實心臟本身沒有結構和功能的異常。也就是說,心臟本身和健康人的心臟沒有任何區別。

心臟抽搐多見於青年女性,男性發病率稍低,簡單說就是類似神經衰弱的症狀,可以伴隨失眠多夢,總之不需要特別治療,更不要過分緊張,不需要看醫生的,放鬆心態即可。

老年人心臟抽搐則可能是因為冠心病等,需要儘快檢查治療。

二、年輕人心臟抽搐是3種病

人體感覺到心臟抽搐時可能是心臟發生了早搏、心動過速或者室顫。如果是心臟偶爾、單發的抽搐一般是心臟早搏。但覺著疼到不能動的現象,很有可能是發生了室性心動過速。

1、早搏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心跳非常規律,象鐘擺一樣,但是有些情況下心跳會提前出現,頻率不高,這就是早搏。

心臟早搏多數見於正常人,通常不引起自覺症狀,亦不會引起迴圈障礙,早搏的症狀表現在有的病人可感覺心悸、心臟“停跳”感,期前收縮次數過多時自覺“心跳很亂”,可有胸悶、心前區不適、頭昏、乏力、摸脈有間歇等。也有的患者沒有明顯的早搏症狀。可能因期前收縮持續時間較久,患者已適應。

此外,期前收縮的症狀與患者的精神狀態有密切關係,不少患者的很多症狀是由於對期前收縮不正確的理解和恐懼、焦慮等情緒所致。

2、室性心動過速

室性心動過速是指起源於希氏束分叉處以下的3—5個以上寬大畸形QRS波組成的心動過速。與陣發性室上形式上心動過速相似,但症狀比較嚴重。

小兒煩躁不安、蒼白、呼吸急促。年長兒可訴心悸、心前區疼痛、嚴重病例可有昏厥、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者等。

3、室顫

心室顫動,簡稱室顫,為心室肌快而微弱的收縮或不協調的快速亂顫,其結果是心臟無排血,心音和脈搏消失,心、腦等器官和周圍組織血液灌注停止,阿-斯綜合徵發作和猝死。

室顫是導致心源性猝死的嚴重心律失常,也是臨終前迴圈衰竭的心律改變。臨終前室顫一般難以逆轉,突然意外地發生於無迴圈衰竭基礎的原發性室顫,可呈短陣或持久發作,給藥及時且治療恰當的,有長期存活的可能。

三、中老年人心臟抽搐是什麼病?

如果是中老年人,建議做心電圖,因為有冠心病的可能。

冠心病,尤其是發生不穩定型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和(或)室壁瘤以及急性心肌梗塞後6個月內的患者最容易發生室顫,從而導致心臟抽搐。

冠心病的發生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的程度和支數有密切關係,同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以及過度肥胖、不良生活習慣等是誘發該病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