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髮毛囊炎怎麼判斷?出現這些情況要當心!
毛囊炎是如此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皮膚疾病,引起毛囊炎的原因有很多種,一般情況下是由於細菌感染所引起的,患有毛囊炎最明顯的表現為皮膚泛紅,皮膚表面呈現丘疹等,還會在皮膚表面出現瘡或者是化膿等,對皮膚的危害非常大,除了需要及時治療以外在飲食上也要多加注意,應該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平時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導致傷口發癢,疼痛等。下面,就來今天瞭解頭髮毛囊炎的特點和療法。
頭皮毛囊炎
頭皮毛囊炎是化膿性球菌侵犯毛囊口周圍的一種炎性改變,毛囊炎初起為紅色充實性丘疹,以後迅速發展成丘疹性膿瘡,發於頭部的就稱為頭皮毛囊炎。生於下頜部者稱“羊鬚瘡”、“鬚瘡”、“燕窩瘡”;發於眉間者稱“眉戀瘡”;發於臀部者稱“坐板瘡”等。 中醫學根據其發病部位及形狀有不同的命名,如大珠瘡、髮際瘡、羊鬍子瘡、螻蛄癤、螻蛄患、蟮拱頭等。本病好發于頭部、項部、臀部、肛周或身體其他部位,且有復發傾向,常多處發生,性質頑固,遷延難愈。全面分型毛囊炎,隨症立法、依法組方、組方給藥;注意飲食生活起居,從臨床治療到生活調理。
病因
毛囊炎系化膿性球菌侵犯毛囊口周圍,局限於毛囊上部的炎症,分為化膿性與非化膿性兩種,多見於免疫力低下者或糖尿病患者,好發于頭部、項部。發於頭部的就稱為頭皮毛囊炎。毛囊炎初起為紅色充實性丘疹,以後迅速發展成丘疹性膿瘡,繼而乾燥、結痂,痂脫後不留痕跡。皮疹數目多,但不融合。
相關症狀
毛囊炎多見於成年人,自覺瘙癢或有輕度疼痛,一般沒有全身症狀。皮疹初起時為針頭大小,紅色毛囊性丘疹,逐漸變成粟粒大膿皰,中心有毛髮貫穿,周圍有炎性紅暈。膿皰大多分批出現,互不融合。膿皰破潰後,排出少量膿血,結成黃痂,痂脫即愈,不留疤痕。毛囊炎可反復發作形成慢性毛囊炎,發生於頭皮的可引起永久性脫髮。
治療方法
中醫中藥治療
祖國醫學理論認為,毛囊炎多由濕熱內蘊,外受熱邪,進而薰蒸肺系,蘊結肌膚而發。邪毒鬱久化熱,熱盛肉腐則成膿,膿毒流竄,相互貫通,發為毛囊炎。或因素體虛弱,衛外不固,外感熱毒;或因皮膚不潔,複遭風毒侵襲,風外搏結而致。1.內治法:初期宜清熱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飲。若患者體表出現散在淡紅色丘疹及小膿皰,自覺刺癢疼痛,舌質紅,苔厚膩等濕熱盛表現者,宜清熱解毒利濕,方用金薏湯;若患者素體虛弱,病程遷延,出現面色萎黃,食少納差,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等氣陰兩虛表現者,治宜益氣養陰、清熱解毒,方選藍芪湯。
局部治療
剪去毛髮後選用下列藥物:
(1)2.5%碘酊:外用,塗敷患處,每日數次。
(2)1%新黴素軟膏:外用,塗敷患處,每日數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