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神經阻滯療法是怎麼回事

目前來說醫學要變得越來越發達的,也有很多以前所沒有的治療方法,這對於一些疑難雜症來說是有很好的治療目的,比如說神經阻滯,這種治療方法有些人是根本沒有聽說過的,其實就是可以達到鎮痛的效果,不過要比一般的封閉治療好很多,這主要就是因為封閉治療是會引起很多的副作用和後遺症,而這種治療方法相對來說要更加安全健康一些,不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再次的傷害,而且還可以根據患者疼痛的具體神經來進行治療,這樣的話治療起來會更加的具有針對一些,不會盲目。

具體方法:

所謂的“打針”治偏頭痛,在疼痛治療裡面叫神經阻滯,簡單地說就是醫生先找到引起患者頭痛的神經,然後在這附近“打針”,注射一些消炎鎮痛藥或改善血液迴圈的藥物,從而達到治療頭痛的目的。在實際操作中,神經阻滯有相當高的技術要求,注射位置的準確與否決定了治療的效果。

神經阻滯和封閉療法是不一樣的。封閉治療是由局部麻醉演變而來的一種治療疼痛的方法,就是把局麻藥或者激素類藥物注射在患者疼痛的部位,達到消炎、鎮痛的目的,也就是哪兒疼打哪兒,把疼痛“封起來”,主要解決的是“症狀”。神經阻滯是通過注射消炎鎮痛藥物,直接作用於發病的神經,解決的是疼痛的根源,不只是症狀本身,所以它和“封閉治療”是不一樣的。

神經阻滯療法最大的優點就是治療效果強,副作用相對比較少。以口服藥來舉例,藥物經胃吸收到血液後,在全身各個組織的分佈是沒有區別的。原本藥物只需要在腦部血管起效就可以,但現在藥物還進入了肝臟、腎臟和脾臟,而真正需要治療的部位,藥物到達的劑量卻很小。做神經阻滯則可以把藥物注射到需要的神經和血管周圍,直接起效,它的用藥量只是口服藥物劑量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這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療效果,並且大大降低藥物對人體的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