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多發性腸息肉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腸道健康是身體當中最重要的事項,因為腸道是人們消化食物的場所,對食物的各種營養成分能夠完美的吸收利用。但是一旦腸道發生疾病問題就會導致這種營養吸收能力大大下降,其中,多發性腸息肉就是比較常見的疾病症狀,對腸道的功能有嚴重的破壞作用,會導致吸收不良,消化不完全的後遺症。因此,出現腸胃問題時一定要及時處理治療才行。下面就來看看多發性腸息肉的預防及治療怎麼做呢?

預防:

近年來有研究報導,長期口服舒林酸等非甾體類消炎藥有預防息肉再發的作用,但需注意藥物的其他副作用。同時,這一預防治療的效果還有待觀察大宗病例。

治療:

非手術治療 大腸息肉的處理原則是發現息肉即行摘除,治療方案的選擇依其所在部位,有無蒂,大小及惡性潛在性而定。非手術治療主要是內鏡下高頻電凝息肉切除術,或鐳射或微波切除術。術前行腸道清潔準備,在凝血機制無障礙的情況下進行切除,術後進食少許流汁或禁食1~3天,限制活動量,靜脈給予止血(如酚磺乙胺3.0g/d)、抗炎(針對革蘭陽性菌的抗生素)、保護腸黏膜(雙八面體蒙脫石等)治療,密切觀察大便顏色、腸鳴音等,密切注意有無出血、穿孔發生。

(1)高頻電凝切除術:根據息肉的形態、大小、數量,及蒂的有無、長短粗細可採用以下方法。

①高頻電凝灼除法:主要用於多發半球狀小息肉。

②高頻電凝圈套切除法:主要用於有蒂息肉。

③“密接”摘除法:主要用於長蒂大息肉,難以懸於腸腔者採用大息肉密接腸壁電凝切除法。

④高頻電凝熱活檢鉗法:目前很少應用。

(2)活檢鉗除法:主要用於單發或少數球狀小息肉,簡便易行,又可取活組織病理檢查。

(3)分期分批摘除法:主要用於10~20顆息肉患者無法一次切除者。

(4)鐳射氣化法和微波透熱法:適用於無需留組織學標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