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腳磨出水泡有哪些解決方法?

腳上磨出了明顯的水泡,這是大部分人都有過的經歷,比如白天走了很多路,或者進行了大量的運動,腳底就會長水泡,尤其是穿的鞋子不合適的時候,比如女性在穿高跟鞋的時候,腳上經常會磨出很多水泡,到了晚上的時候會非常疼。一旦腳上出現水泡的話,首先一定要注意休息,最好選擇寬鬆一點並且比較軟的鞋子來穿,避免出現水泡的地方再次受到嚴重摩擦,要做好足部的衛生,避免破裂的皮膚出現細菌感染,在做好這些基本護理的基礎上,還可以採取下列方法來解決。

第一、腳上磨出水泡了怎麼辦?

出水泡是因為腳上局部的組織經過長期的強烈摩擦而引起的組織細胞破裂繼而產生的水泡,具體原因可能是鞋子太硬、襪子太粗糙(起不到緩衝腳部摩擦的作用),運動量太大,所以會起水泡。

長時間的行走如果鞋子不合適會對磨擦部位的表皮和真皮過分刺激使真皮下積水使皮層間分離形成水泡。還有因為長時間的行走使腳部熱量增加,腳部出汗,潮濕會造成腳底皮膚變軟加之過度摩擦也會使真皮下積水形成水泡。

如果腳已經起了泡,不要置之不理,須及早治療,首先把創面清洗乾淨,泡用針或馬尾刺穿,使液體流出,注意如果水泡的皮沒有掉一定不要撕下。

把創面用紅藥水擦拭消毒,用創可貼將創面包紮,如創面過大,應用紗布包紮,盡可能不使創面接觸水,休息時盡可能脫下鞋襪是創面通風,及時更換創可貼或紗布。

第二、運動如何預防腳上磨出水泡?

1、購買新鞋一定要自己親自試,不要湊合,新鞋最好是在平時穿一段時間磨合。輕裝的徒步登山要可以在後跟處插進一手指,中裝、重裝的鞋只要略有寬鬆就可以,注意鞋子的透氣性,良好的透氣性會保持鞋子內的乾燥。

2、純棉的襪子吸水力強,但不宜乾燥,所以襪子要麼選擇加厚毛巾底的襪子,最好棉襪,可以快速把體表的汗液排出,從而使腳部乾燥。襪子大小要合適,在腳掌和足弓部位最好加萊卡,這樣可以儘量避免襪子和腳的摩擦。洗過太多次的襪子最好不要穿,因為襪子的棉纖維會因多次的使用洗滌劑而變硬。

3、注意鞋帶的結紮。在鞋子的中前部一定要系緊(很多人忽視了),這樣可以減少腳底與腳的摩擦。腳踝和足面部的鞋帶也一定系緊(包括上山時),這樣可以保護腳不往前沖,減少腳底與鞋的摩擦。

4、選運動鞋不能只看鞋的長短,還有看鞋的寬度,也就是鞋楦的維度。腳瘦的人選擇寬度窄點的鞋,腳胖的人選擇寬度大點的鞋。

第三、鞋子磨腳怎麼辦?

1、如果你很有耐心的話,可以沒事的時候,拿這些,不停的把磨腳的地方捏捏,使其柔軟,與旁邊連成一體。切忌心急,用力太猛,把鞋扯壞,脾氣暴躁的人建議不要使用這招。

2、用濕毛巾纏繞或海綿纏繞磨腳部分。

3、用酒精或白酒撒在濕毛巾上纏繞,同時要伴隨自己輕輕都揉捏,因為酒精是很容易揮發的,你塗點之後,很快就會揮發幹的,所以,你需要重複幾次才行,最好是配合用濕毛巾一起,效果更好。把磨腳的地方放到酒精裡泡個幾分鐘,這樣會效果更快,但是有的時候,磨腳的地方不好放到裡面泡,就只能一點一點的沾了。

4、用濕毛巾纏住,錘子砸。一定要用濕毛巾把鞋子纏住,不能直接砸,砸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力度,容易把鞋子弄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