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狂躁症會有什麼表現?對思維有影響嗎?

說到狂躁症相信大家的第一反應是很狂躁的情緒,其實狂躁症會發生在我們身邊,許多人在不經意間就導致自己患狂躁症,狂躁症並不是喜怒無常,以及很嚴重的打罵人,狂躁症的表現不僅只是會出現在言語思維,情緒變化,軀體症狀上,因為病情比較輕,很多狂躁症的表現並不明顯,也有的人會以為是性格的問題,其實狂躁症屬於心理疾病,患者的表面看和正常人是一模一樣的,只有去深深地研究患者的心理,多看心理醫生,才能真正的知道這些症狀是不是狂躁症的表現。

主要表現在:

(一)語言思維:狂躁症患者在言語表現上通常是言語跟不上思維的速度,常表現為言語增多、滔滔不絕、手舞足蹈、眉飛色舞,即使口乾舌燥、聲音嘶啞,仍要講個不停。但講話的內容較膚淺,且淩亂不切實際,常給人以信口開河之感。

(二)情緒變化:狂躁症患者情緒變化較為明顯:患者情感高漲時,自我評價過高,表現為高傲自大,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盛氣淩人,不可一世。可出現誇大觀念,認為自己是最偉大的,能力是最強的,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甚至可達到誇大或富貴妄想,但內容並不荒謬。有時也可出現關係妄想、被害妄想等,多繼發於情感高漲,且一般持續時間不長。病人表現輕鬆、愉快、興高采烈,洋洋自得,喜形於色的神態,好像人間從無煩惱事。心境高漲往往生動、鮮明、與內心體驗和周圍環境相協調,具有感染力。病人常自稱“樂天派”、“高興極了”、“生活充滿陽光,絢麗多采”。情緒反應可能不穩定、易激惹,可因細小瑣事或意見遭駁斥,要求未滿足而暴跳如雷,可出現破壞或攻擊行為,有些病人躁狂期也可出現短暫心情不佳。

(三)軀體症狀:狂躁症患者的軀體症狀表現為:精力充沛,故很少有軀體不適主訴,常表現為面色紅潤,兩眼有神,體格檢查可發現瞳孔輕度擴大,心率加快,且有交感神經亢進的症狀如便秘。其他症狀躁狂發作時患者的主動和被動注意力均有增強,但不能持久,易為周圍事物所吸引。而且日常活動增多表現精力旺盛,興趣範圍廣,動作快速敏捷,活動明顯增多,且忍耐不住,整天忙忙碌碌,但做任何事常常是虎頭蛇尾,有始無終,一事無成。

特別指出的是,在言語表現上,狂躁症患者說話滔滔不絕,可造成口乾舌燥,極度興奮時還會發生脫水,因而在對狂躁症患者的護理上要注意飲食量一般要比平時多,注意鼓勵多飲水。在個人衛生方面,如協助洗漱、洗澡、洗頭等,督促更洗衣服,保持床鋪乾淨,女病人月經期應協助護理。此外,還要注意興奮、躁動病人常因“忙忙碌碌”而“廢寢忘食”,饑餓過度時又會出現暴食暴飲,不注意飲食衛生,所以尤其要做好病人的飲食護理,督促病人按時進餐。用餐時最好讓其單獨用餐,以免因多說話精神不集中而影響進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