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春砂仁的作用 春砂仁的食療食譜

導語:春砂仁性溫、味辛,一花及果實入藥,是一種常用的貴重中藥,可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用於脾胃虛寒、積食不消、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一、春砂仁的作用:

1、行氣和中,和胃醒脾,收斂止瀉,理氣安胎,芳香燥濕,寬胸健胃。主用於脾胃氣滯或中氣不足所致的多種消化道證候。如胸膈脹滿,氣滯食積,嘔吐泄瀉,飲食少進;或脾胃虛弱,冷滑下痢不禁;或妊娠嘔吐,胎動不安,先兆流產;或氣逆作咳,痰多喉癢,呼多吸少。可根據不同的病因配伍不同的藥物以增強療效,亦可單味應用。用之得當,療效確實。

2、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春砂仁主要成分為揮發油。主要有乙酸龍腦脂、樟腦、檸檬烯、龍腦、月桂烯等26種。其有效成分可以加強胃腸平滑肌蠕動,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而不刺激胃酸分泌,調節胃動力等,因而可以廣泛地應用在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疾病上。

3、春砂仁全身都是寶,葉、花、根、莖均可入藥。功效有所相同,但又有所側重。葉、莖可提煉出植物油,暫命名為“砂仁葉油”,外用對唇周皰疹、皮膚濕疹、體癬有確實的效果,有較強的抗病毒,抗真菌作用。花對消化道的作用稍弱,但有較好的疏肝解鬱、行氣寬胸功效,用於肝胃不和的胸脅苦滿,噯氣吞酸,經前乳脹、痛經。根部止痛止嘔效果不及砂仁,但其安胎功效則優於砂仁,用於妊娠胎動不安,先兆流產或習慣性流產。砂仁殼比砂仁果核的功效稍弱,擅長於寬胸啟膈,行氣解鬱,主用於上消化道、食道、胸膈方面的疾患如胸悶不舒,吞咽不利,喉中如梗,善太息,悒鬱惱怒等證。

4、春砂仁還有一種文獻很少提到的作用,以其煎出液內服,能延長移植皮膚存活時間,降低受體對移植器官的排斥強度。陽春市科委和陽春市人民醫院曾合作做皮膚移植實驗研究,在小白鼠身上取得初步的成果;大面積燒傷後患者用異體皮膚覆蓋傷口的治療中,採取隨機抽樣分組,治療組加服砂仁煎出液進行對比,經統計學處理分析,有顯著性差異。

春砂仁應用至今,未發現明顯的毒副作用,由於其性溫燥,陰虛火旺,脾胃伏火的患者不宜服用!



二、春砂仁的食療功效:

1、砂仁蒸豬腰

材料:豬腎一個,春砂仁3克,調味料

做法:將春砂仁研末,豬腎洗淨切片,用砂仁拌勻, 加油、 鹽少許調味, 上籠蒸熟食用。

功效:砂仁蒸豬腰, 有益氣和中、 和腎醒脾的功效, 是民間傳統的保健食品, 用以治療小兒脾虛久瀉引起的脫肛。

2、春砂仁鯽魚湯

材料:春砂仁末5 克,豆蔻1 枚打碎製成粉,活鯽魚500 克(毛重), 薑、蔥、黃酒、味精、烹調油、食鹽適量。

做法:將活鯽魚宰殺後,去鱗及內臟洗淨,懸吊瀝水。待鍋中油熱後將魚煎至微黃,煽蔥及姜加清湯及黃酒、味精、食鹽用武水煮沸,然後用中火繼續煮至魚湯呈白色,將春砂仁末、豆蔻粉用紗布包好投入同煮,待魚肉熟即可。

功效:砂仁消食開胃,溫脾止瀉,溫胃止嘔,行氣化濕;豆蔻燥濕健脾,溫胃止嘔;鯽魚健脾利濕,滋養臟腑。因此本品具有健脾補虛,行氣利水之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虛 寒氣脹,脘腹脹痛,食欲不振,體虛水濕停滯,腹水及水腫等患者。但不宜與芥萊同食,鯽魚不能與麥門冬同煮。

3、春砂仁粥

材料:春砂仁末2~3 克 ,大米 50~75 克。

做法:將大米淘洗後,放入小鍋內,加水適量,如常法煮粥,待粥將熟時,調入春砂仁末,稍煮即可。每日可供早晚餐,溫熱服食。

功效:健脾胃,助消化。適用于小兒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但是春砂仁放入粥內後,不可久煮,以免有效成分揮發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