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骶骨腫瘤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腫瘤臨床上大多都分良性和惡性的,骶骨腫瘤也不例外,像我們常聽說的骨母細胞瘤、骨巨細胞瘤和動脈瘤等,這些屬於良性的,一般經過手術切除治療很快就能痊癒了,惡性腫瘤一般包括脊索瘤、軟骨肉瘤等,惡性腫瘤的最佳治療是手術治療,因為骶骨惡性腫瘤的轉移率是很低的,一般不太容易發生癌細胞的轉移。

骶骨腫瘤切除後影響生活品質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行走困難及大小便失禁。一般來講,低位較小的腫瘤容易切除而不致神經損害。然而高位的較大腫瘤則很難在不致神經損傷下予以切除。控制括約肌的功能與被保留的神經根數目密切相關。若術中僅保留兩側S1神經根,則將喪失控制括約肌的功能;若術中同時將兩側S2神經根保留,50%病人可恢復括約肌功能;若再保留一側S3神經根,多數病人可控制大小便功能。報導了2例半側骶骨切除術,術中僅保留了單側骶神經根,而將對側L5~S5神經根連同半邊骶骨全部切除,但術後隨訪發現,2位患者均存在正常的膀胱和直腸功能。因而神經根的保留原則應為:在不影響腫瘤較為徹底切除的條件下,盡可能保留雙側S1~2及至少一側S3神經根,或一側S1~3神經根。並配合適當的功能鍛煉以最大限度保留大小便及性功能。同時,神經根的保留與否還應考慮腫瘤的性質。在S1~3神經根被高位腫瘤所包圍情況下,對良性腫瘤而言,這些重要的骶神經根必須保留;對於交界性腫瘤,若術後可配合放療以殺死殘留的腫瘤細胞,則應將這些神經根保留;若系高度惡性腫瘤,則可將腫瘤連同受累神經根一塊切除。

為手術禁區。國內骨腫瘤先驅宋獻文教授自70年代開始根據臨床工作實際需要,在閱讀了大量國內外文獻基礎上,大膽的開始了當時被認為是手術禁區的骶骨腫瘤手術治療的探索,隨著病例的積累,對骶骨腫瘤的發病特點、不同骶骨腫瘤的生物學特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手術成功率逐漸提高,併發症逐漸減少,並培養了年輕一代不斷深入的開展骶骨瘤手術。

API特異生物免疫療法主要依靠患者自體免疫細胞進行腫瘤治療,通過生物技術採集患者外周血中的單個核細胞,在高級別GMP實驗室內進行細胞分離、誘導、增殖、啟動等,獲得具有高度活性、數量、腫瘤殺傷能力的主動免疫細胞、被動免疫細胞以及其它免疫細胞(LAK細胞、CD3AK細胞、CIK細胞、NK細胞、NKT細胞、TIL細胞、DC細胞、巨噬細胞 γδT細胞、TC細胞、T細胞等),根據患者病情需要將上述免疫細胞進行個性化的有機組合後,分多次回輸到患者體內,多種免疫細胞有效組合後互相促進、互相影響、取長補短,針對腫瘤靶細胞進行及時的特異性記憶、識別、殺傷。

骶骨腫瘤診治水準的提高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個因素:

1.影像學技術的發展:包括更清晰的數位X光片、CT、MRI、ECT等技術臨床上獲得了廣泛應用

2.病理診斷技術的提高:包括術前活檢技術的提高、病理各項新技術的使用

3.術前評估系統的應用

4.血管栓塞技術的應用

5.各種內固定材料的應用

6.API特異生物免疫療法的應用

各種新型內固定材料的使用為全骶骨腫瘤切除術後脊柱穩定性重建提供了機會,但保持脊柱穩定是建立在腫瘤不復發的基礎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