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寶寶老是手腳亂動怎麼回事

寶寶在睡覺的時候,如果手腳總是亂動,這時候家長也要引起一定的注意,可能孩子白天睡的太多晚上睡不著,有時候出現哭鬧,另外孩子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有時候屬於淺度睡眠,可能也會引起這樣的現象,當然也不能忽視一些疾病的原因,如果孩子有缺鈣的現象,或者是大腦有一些問題,也有可能出現這樣的症狀。

一、生理因素

因為寶寶神經系統發育還沒完善,神經的興奮與抑制功能不夠協調,易興奮,稍有外來的刺激就可能引起神經系統的興奮導致寶寶驚醒。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隨著孩子的漸漸長大,神經系統的功能一步步完善,這種生理現象會自然消失。

二、睡前玩得太瘋

寶寶睡不安穩的一個原因,也可能是在白天,寶寶玩得太瘋,或者是睡前的遊戲玩過度。這樣讓寶寶的大腦神經一直處於興奮狀態。

還有就是讓寶寶聽到了或者看到了驚險的故事、電視畫面,都會造成寶寶入眠困難。即使寶寶睡著了,夢裡都會出現這些驚險的畫面,這樣讓寶寶在夢中驚醒。

在寶寶睡前做些容易入眠的活動,說說童話小故事,或者是聽一些柔和的音樂,而不是過度活動或者是聽驚險的故事。

三、進食過飽

有的媽媽不管孩子餓不餓,睡前總要給加餐。這讓孩子感到不舒服,影響睡眠品質;特別是吃奶的嬰兒,有些媽媽習慣于喂著母乳伴寶寶入睡,結果導致孩子睡時食奶過量,腹脹易醒。醒後年輕的母親卻又立即用奶去安撫,結果形成惡性循環。

或者寶寶吃得不夠飽,餓肚子了,也會哭鬧個不停。新生寶寶按需餵養,不要一下子給寶寶吃太多,也不要讓他餓著。

四、有可能缺鈣了

如果媽媽發現寶寶容易驚醒,首先要排除病理上的原因。媽媽可以看看寶寶有沒有出現頭後部有脫髮的枕禿,還有要觀察寶寶在睡覺時的出汗情況,如果發現寶寶出汗特別厲害,就要注意了,寶寶可能缺鈣了。

枕禿有兩種可能,一是寶寶睡覺時枕頭蹭落頭髮,這種可能性較低。二是缺鈣,寶寶在6個月以前是生長的旺盛期,需要的鈣量比較大。平時多帶寶寶出外面曬曬太陽。如果還有所擔心,可以帶孩子去醫院做相關的檢查。

五、尿布濕了

如果尿布尿濕了,媽媽沒來得及給寶寶更換,也會造成寶寶哭鬧,不肯睡覺。所以大人要對寶寶的反應要敏感,留意寶寶的尿布是不是濕了,濕了要及時給他換尿布,讓他有一個乾爽舒適的環境,這樣寶寶才能安心睡覺。

六、抱得太多

好不容易哄睡著了,一放到床上就哭。根本原因就是,長期抱得太多,使寶寶對成人的懷抱產生過度的依賴。長時間下來,就越來越難放下來令他安睡。

七、白天受過驚嚇

寶寶的神經系統比較脆弱,白天受了驚嚇、被打罵過等,會導致晚上睡不安穩。輕度的話爸媽只需要在寶寶驚醒時抱起來柔聲安慰即可,通常1~2天會自愈。

八、出牙或身體不適

寶寶出牙期間往往會有睡不安穩的現象。出牙還是有些疼痛的。其他疾病當然也會引起睡眠不安。生病或發燒前的夜晚往往是翻覆不寧的。這些都需要我們細心的觀察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