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孩子愛咬人的原因是什麼

孩子在生活裡面肯定會出現一些不好的習慣,有一些孩子就容易出現咬人情況,上學的時候老師也會經常打電話告訴家長孩子的這種問題,家長自身肯定會覺得非常煩惱,孩子出現這種行為一定要好好教育矯正,否則容易對孩子今後的生活造成影響,孩子出現咬人情況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牙齒癢,也有可能是表達感情的一種不同方式。

長牙發癢

長牙時期會因為牙齦黏膜受到刺激而發生牙癢的現象,他們有很強的咬東西的欲望而無法得到滿足,於是就開始咬人。這屬於生理現象,家長不必過於緊張。這時家長可以用磨牙棒來緩解孩子這一特殊時期的特殊需要。同時應多給予一些纖維較豐富的新鮮蔬菜及水果,如白菜、菠菜、蘋果、雪梨等,將這些蔬果切碎成絲或細粒狀,也是讓孩子有更多的咀嚼機會。

表達情感的特殊方式

對於1-2歲寶寶而言,由於語言比較貧乏,尚不能用語言表達他們的生活感受,所以常常喜歡通過咬人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包括高興和喜歡某人。在這個階段,我們要教育孩子用其他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也要多教孩子說話,學會用語言表達,而不是咬人。

好奇的模仿

有時寶寶咬人是一種模仿行為,是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方式而學習到的。寶寶好奇心強,當看到別的小朋友咬人時,會覺得是件很新奇的事,於是自己也會嘗試著去咬人。由於寶寶沒有是非觀念,自己不會意識到做錯事了,這時家長應明確告訴寶寶:咬人不是一個好寶寶的行為,爸爸媽媽不喜歡,以後不要再做,並要及時地反復強調。

發洩自己不愉快的情緒

部分孩子性格霸道、任性,當他的心理感到不滿或要求沒得到滿足時,就通過咬人來發洩出來。這時,家長應當立即對孩子進行認真教育,讓他知道咬人是一種錯誤行為,咬人會傷害別人,帶給別人疼痛,。同時要帶著他去向被咬的小朋友道歉,創造一個直觀的氛圍讓他瞭解咬人帶來的後果。如果多次發生這樣的行為,應帶孩子至醫院就診,某些疾病也可能會導致孩子的攻擊行為:如鉛中毒等,避免孩子向不良的行為習慣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