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孩子大了還站著拉屎可能患上功能性遺糞症

小孩子排尿和排便始終是父母的難題,對於孩子要不要用紙尿褲、要不要把尿以及穿褲子到底選擇閉襠褲還是開襠褲等,始終是孩子父母、爺爺奶奶以及育兒專家關注和爭論的焦點話題。對於有些孩子來說,已經很大了還站著拉屎,對此,家長不應該批評孩子,而是應該帶孩子去醫院接受檢查,因為這有可能是功能性遺糞症。

一、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兒童功能性遺糞症的病因多種多樣,涉及家庭、學校、環境及人際關係等方面,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其發生機制可能與遺傳因素、神經系統發育成熟延遲、教育方法不當及心理社會因素等有關。

該病可能是孩子從小自覺排便沒訓練好,學習壓力過大,受到欺負或精神刺激,也可能是孩子經常便秘,或是過於肥胖導致的,而這些都不是具體的病症引起的,多數需要行為和心理干預。

二、應採取積極的防治措施

功能性遺糞症是一種不應被忽視的疾病,其對兒童的影響不僅限於軀體,更重要的是影響其心理的發展,甚至影響良好人格的形成,最終影響兒童能力和潛力的正常發揮,應引起父母和老師等的重視,採取積極的措施進行防治。

從小訓練孩子良好的排便習慣,是預防該病的最為有效的方法。孩子18個月時,可培養其每日定時排便,鼓勵孩子每日在便器上坐一會。家長要仔細觀察寶寶每天大便的時間,以及大便前的神情和動作,掌握寶寶大便規律。

三、教寶寶排大便的注意事項

1、將適用于孩子個體的便器放在兒童活動地點附近,告訴孩子什麼時候使用它,或當著孩子的面將尿布上的屎抖入便器,以便讓孩子明白它的用途。

2、根據觀察到的跡象提醒孩子是否有便意,例如孩子臉部顯出怪相或擺出大便的姿勢等。

3、開始幾天讓孩子不脫褲子坐在上面,當孩子習慣後,再試著抽去尿布。待孩子一日內能數次使用便器時才取消尿布。

4、不要故意將尿濕的尿布讓孩子繼續兜著作為對孩子的懲罰;當孩子對訓練已有準備時,可給孩子穿能自己隨意脫下拉上的褲子。

5、睡前和醒後應即提醒孩子上廁所。

6、睡眠時大小便控制的訓練可以晚一年開始,當然也可以同期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