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早產兒黃疸高有哪些治療方法?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生下足月的寶寶,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經常會有早產兒出生,早產兒與足月兒相比有很多缺點,比如早產兒更容易出現膽紅素偏高的情況,這是因為早產兒的肝臟發育還不成熟的原因,這時候就容易出現黃疸,那麼針對早產兒的黃疸高問題,有哪些治療的方法呢?

1、光療

光療效果好、簡便易行,毒副作用小,是目前治療新生兒黃疸有效安全的方法之一,如藍光箱、冷光源藍光床、藍光毯等。光療僅用於治療高間接膽紅素血症。建議對胎齡在30周以下的極低出生體重兒給予預防性光療。

2、換血療法

換血療法能直接換出血液中的膽紅素、致敏紅細胞、抗體及有害物質。糾正貧血、預防心力衰竭等是降低血清膽紅素濃度,防止核黃疸的最有效的方法。換血指征為血清膽紅素>342μmol/L(20mg/dl)。

3、藥物治療

(1)如存在引起膽紅素腦病的高危因素,應給予對症治療。酶誘導劑:魯米那5-10mg/Kg/日,分2-3次服用。尼克刹米0.1每日3次。

(2)輸白蛋白或新鮮血漿:白蛋白1g/Kg/日,靜脈輸入,1g白蛋白可結合16g膽紅素,或血漿25-30ml每日1-2次。

(3)皮質激素:可用皮質激素抑制溶血過程,強的松2.5mg/次,每天2-3次。可增加肝細胞酶對膽紅素的結合力,阻止抗原抗體的反應。

(4)糾正酸中毒:應用5%的碳酸氫鈉3-5ml/Kg,有利於膽紅素和白蛋白結合。

(5)中藥治療:可用茵陳蒿東加減。

(6)靜脈滴注葡萄糖。

(7)大劑量丙種球蛋白(IVIG)靜脈點滴治療,劑量800-1000mg/kg,每例用1-2次,其作用機理是由於新生兒免疫溶血性高膽紅素血症主要是由於網狀內皮系統吞噬細胞破壞致敏紅細胞所致。大劑量的IVIG,可通過阻斷網狀內皮系統FC受體,減少紅細胞的破壞,從而降低膽紅素。此法安全、簡單、可靠、有效,不會發生敗血症,可以替代換血治療。但由於丙種球蛋白對已破壞的紅細胞無效,無清除膽紅素的能力,因此,宜早用,劑量要大,要結合光療等其他綜合治療。

4、其他治療:保暖、供氧、儘早開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