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阿米巴性結腸炎有哪些治療方法?

雖然大家都知道腸炎這種疾病,但是很多人的瞭解是比較片面的,其實腸炎疾病有多種分類,比如其中一種是阿米巴性腸炎,很顯然,這種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阿米巴原蟲寄生在人體的腸道內所導致的,患者同樣會出現腹痛、腹瀉等諸多不適症狀。治療這種疾病要有針對性,常見治療方法如下。

阿米巴性結腸炎的治療:

選用抗阿米巴藥物的原則,不單是消除症狀(消滅滋養體),還應消除其傳染性(消滅包囊),以達到徹底治癒病人並消滅傳染源的目的。過去常用依米丁(吐根素)和喹碘方(或卡巴砷)合併療法,現在仍然適用。近10多年來又有一些新藥用於臨床,療效好而毒性小。

甲硝唑

(metronidazol,滅滴靈,flagyl)對阿米巴滋養體和包囊都有效,很少毒性作用,已為國內外廣泛採用。劑量3次/d,每次800mg,連服5~10天,可取得90%左右的療效。有些治療效果不好,可能和用量較小,致使腸腔達不到有效濃度有關。

替硝唑

(甲硝磺醯咪唑)能殺滅阿米巴滋養體,對包囊也有一定的作用。劑量2次/d,每次1g,連服3~5天,可獲90%以上的療效,副作用有腹部不適、噁心、嘔吐、便秘或腹瀉,但出現率低且較輕。對心、肝、腎、血液均未見不良影響。

二氯尼特

(二氯散糠酸酯)對腸道的滋養體和包囊均有效。3次/d,每次500mg,連服10天,療效在80%左右。副作用可有胃腸脹氣。未見有何毒性作用。

氯苯草醯胺

(etophamide)其特點是口服不吸收,殺蟲效力比甲硝唑高。每天口服20mg/kg,可獲80%左右的療效,目前臨床應用的報導尚不多。

預後

無合併症的阿米巴結腸炎病人的預後較好,據Adams統計病死率為0.5%,主要死於嚴重的失水和電解質失衡。若已發生併發症,可明顯影響預後。腸穿孔腹膜炎病死率可高達40.2%。所以應力爭早診斷早治療。重症病人,在給以抗阿米巴的治療同時,應給以認真地積極地對症治療。一旦發生穿孔,應給予緊急的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