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氯化鈉有消炎作用嗎

對於氯化鈉想必很多人都認識,生活中的食用鹽的主要成分就是氯化鈉,主要起到調節飯菜味道。一般總說食用鹽有消炎作用,其實就是指的是氯化鈉。不過在醫學上通常把它配製成不同濃度的液體使用,如:生理鹽水。值得注意的是氯化鈉消炎主要消除的是對人體有害的細菌物質,如:擦傷的傷口就需要先用生理鹽水消炎。

炎症,就是平時人們所說的“發炎”,是機體對於刺激的一種防禦反應,表現為紅、腫、熱、痛。那麼,氯化鈉注射液有消炎的作用嗎?

炎症,可以是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也可以不是由於感染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症。通常情況下,炎症是有益的,是人體的自動的防禦反應,但是有的時候,炎症也是有害的,例如對人體自身組織的攻擊、發生在透明組織的炎症等等。消炎,是指抑制炎症因數產生或釋放的藥物,通過抑制炎症因數的產生,使炎症得以減輕至消退,同時使炎症引起的疼痛得以緩解。

正常血清鈉濃度為135~145mmol/L,占血漿陽離子的92%,總滲透壓的90%,故血漿鈉量對滲透壓起著決定性作用。正常血清氯濃度為98~106mmol/L,人體中鈉、氯離子主要通過下丘腦、垂體後葉和腎臟進行調節,維持體液容量和滲透壓的穩定。

氯化鈉注射液用於治療各種原因所致的失水,包括低滲性、等滲性和高滲性失水;高滲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應用等滲或低滲氯化鈉可糾正失水和高滲狀態;低氯性代謝性堿中毒;外用生理鹽水沖洗眼部、洗滌傷口等;還用於產科的水囊引產。氯化鈉靜脈注射後直接進入血液迴圈,在體內廣泛分佈,但主要存在於細胞外液。鈉離子、氯離 子均可被腎小球濾過,並部分被腎小管重吸收。由腎臟隨尿排泄,僅少部分從汗排出。

氯化鈉作用

氯化鈉,無色立方結晶或細小結晶粉末,味鹹。外觀是白色晶體狀,其來源主要是海水,是食鹽的主要成分。易溶于水、甘油,微溶於乙醇(酒精)、液氨;不溶於濃鹽酸。不純的氯化鈉在空氣中有潮解性。 穩定性比較好,其水溶液呈中性,工業上一般採用電解飽和氯化鈉溶液的方法來生產氫氣、氯氣和燒鹼(氫氧化鈉)及其他化工產品(一般稱為氯堿工業)也可用于礦石冶煉(電解熔融的氯化鈉晶體生產活潑金屬鈉),醫療上用來配置生理鹽水,生活上可用於調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