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高考倒計時!考生和家長的最全健康寶典

今天是6月2日,離2016年高考只剩5天。對於備戰的考生及家長們,多注意以下幾點!

從容面對——做心理訓練,家長減負

臨近高考,不少醫院心理科連續接診了不少被焦慮折磨不安的家長。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貴指出,如果焦慮轉化成了軀體的症狀,最好到醫院及時就醫,否則更會影響孩子。考前焦慮症的家長主要以女性為主。當家長出現這些焦慮情緒的時候,應該學會傾訴,可以找一些經歷過孩子高考的家長談心,通過他們的經驗給自己一些心理指導。

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陳玉輝副主任醫師說,心理研究證明,兩三天睡不好,思維狀態是不受影響的,所以家長和考生都沒必要過於關注失眠狀態,家長多給考生一點鼓勵,不要提“別緊張”,這樣的字眼反而強化緊張情緒,聰明的家長應該說:“放鬆考,沒事的!”給孩子積極暗示和充分的信任。

關注骨骼——試試健骨“微運動”

高考備戰期間,長期久坐、缺乏運動的考生很容易產生骨骼健康問題。這裡推薦給考生一個健骨“微運動”,可以為久坐的骨骼“減負”:坐在硬椅子上,縮小腹,雙手扶住椅子,抬起一隻腳,使腿與地板平行,還可以上下活動腿,直到發酸受不了時再放下,換另一隻腳做。此動作可以鍛煉核心肌群,以及很少運動到的股四頭肌。

安好脾胃——合理飲食關乎高考

孩子攝入食物數、量要“精煉”;食物給人視覺的效果要“精美”。大腦在高考的戰役中如同中軍,無論複習,還是考試,由於大量兵力(血供)集中於腦,勢必造成人體對胃腸道的供血有所不足。

如果此時為了給孩子多補些營養,讓他暴飲暴食,勢必會加重胃腸的負擔,效果反而適得其反,所以“輕兵簡裝”是必須的。由於糖類是腦活動的唯一能量來源,且儲存少,故而要備足碳水化合物,主食一定不能缺。

此外,在精神高度緊張的情況下,胃腸道供血不足,消化液分泌不足,很多孩子會有厭食或食不知味,那時“精美”的食物所給予的視覺衝擊還是會起到一定的增加食欲的效果。

另外還有注重“三搭配”,即主食副食搭配,粗糧細糧搭配,幹稀食物搭配。

主食是大腦供能來源,不容忽視。魚、肉、蛋,奶等副食被稱為“補腦”之物,雖可能過譽,但它們確實能為人體提供優質的蛋白質。青春期本就是一生中的營養需求的高峰期,高考期間更應選取豐富多樣的蛋白質來源。

由於“富貴病”增多,近來的輿論較多地宣傳攝入粗糧的好處。但大家千萬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我們需要的是粗糧和細糧間的合理搭配,並非以粗糧取代細糧。

所謂“幹稀搭配”是指牛奶,豆漿之類的流質不要單獨飲下,有幹的食物搭配能延長它們在胃能停留時間,更利於消化吸收。

同時要注意餐次的佈局。三餐均不宜過飽,若能量不足,可以在兩餐間適當補充些點心。

最後,切忌不要濫信外行的“紙上談兵”。“水無常形,兵無常勢”。所以要“因人制宜,因時制宜,辨人論食”,家長最瞭解自己孩子的食性,若有疑問也請諮詢有資質的營養醫師或營養師。(本文綜合自健康時報、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