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前方高能,眼疲勞向你發出警報

現代資訊社會,健康的眼睛對於人們越來越重要,但與此同時,長時間注視電腦、電視、電子產品,忽視眼睛衛生讓越來越多的都市人的眼睛處於疲勞狀態。

眼疲勞有哪些症狀:

1.近距離用眼時,出現視力模糊、重影、字行重疊、文字跳躍。

2.看近後再看遠處時,需片刻才能逐漸看清。

3.有時眼部有灼熱的感覺,困倦欲睡。

4.眼內發癢、乾燥、不舒適,眼瞼呆滯沉重。

5.有時怕光、流淚、眼瞼沉重、睜眼困難、眼球及眼眶周圍酸脹感或疼痛。

6.異物感、眼乾澀、眼皮跳動。

嚴重視疲勞患者還會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狀,如頭痛、頭暈、無力、噁心嘔吐等。

眼疲勞是由多種因素綜合造成的,包括生活與環境中的異常刺激因素,如長時間使用電腦;屈光不正、隱斜或其他眼病等眼部因素;長期過度緊張的腦力勞動等。目前按其發生原因可分以下六類:

1.調節性眼疲勞

常由調節衰弱、調節麻痹、調節痙攣、老視、遠視、散光、眼鏡不合適等所致。

2.肌性眼疲勞

由隱斜、顯斜、眼肌麻痹、集合功能異常等原因所致。

3.症狀性眼疲勞

系各種眼病或全身疾病的一種症狀。如初期青光眼、慢性結膜炎的病人往往感覺有眼疲勞症狀,甲亢、貧血病人也可有眼疲勞的表現。

4.物像不等性眼疲勞

是左右眼屈光參差造成同一物體在雙眼視網膜上視像大小、形態均不相同而產生的眼疲勞。

5.神經性眼疲勞

常見於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痣病等,是一種神經精神症狀。

6.環境性眼疲勞

照明不正常或噪音,室溫波動大,長時間使用電腦等環境刺激而致眼疲勞。

針對致眼疲勞的複合因素,採用綜合防治手段,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1.治療眼病和全身病。

對於眼疲勞者應詳細檢查詢問眼部及全身情況。如有患病情況,應積極配合治療。全身疾病比如精神病早期、更年期綜合征、甲亢、高血壓、低血壓、糖尿病等都可能反映為眼睛的視疲勞症狀,應該積極治療原發病。眼部疾病如屈光不正、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小發作時,可能有眼疲勞的症狀,需要配鏡或治療來緩解。

2.養成好習慣是趕走視疲勞的關鍵。

生活要有規律,休息及睡眠要充分;改善工作環境,照明光線應明暗適中,改善辦公室的空氣流通,避免污濁空氣對眼睛的傷害,乾燥季節或使用空調時,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注意用眼衛生,坐姿端正,眼睛與螢幕的距離應在60釐米左右,電腦前連續工作不宜超過一小時。

貼士

螢幕看多了按按攢竹穴

這個穴位的名字叫攢竹,具體位置在面部,眉毛內側端處。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眉毛內側端有幾根眉毛長得與眾不同,比其它地方的眉毛長得挺拔向上,有點像聚集的竹子,攢竹由此得名。具體做法如下:

用拇指指腹或者食指第一指節點按在攢竹處,尋找眉頭的凹陷處,逐漸加大力量,感覺局部酸脹即可。按壓半分鐘抬起手指,停3~5秒鐘,再重複幾次。也可以畫圈按揉3分鐘~5分鐘。

攢竹是足太陰膀胱經的穴位,具有清熱祛風明目的作用。它下面有枕額肌、眼輪匝肌等肌肉筋膜,按壓刺激可以起到放鬆眼部、額部肌肉,從而減緩眼睛疲勞,減輕頭痛。

解放軍第302醫院副主任醫師 劉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