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拿什麼”枕”救你我的頸椎

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微信等社交類軟體“無縫”嵌入生活後低頭族的大量產生,頸椎病發病的低齡化、去職業化越來越明顯,其中有很多患者一經確診就發現已經退變嚴重。而更多疾在腠理和肌膚的亞健康患者,感到頭暈、頭疼、手指麻木、頸肩沉重不適,就診結束後,他們常常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我該枕個什麼樣的枕頭?”

如果這時候我推薦一個健康枕,無論是圓柱形的還是元寶狀的,也不管是矽膠的還是橡膠的,是蕎麥皮的還是決明子的,是黃豆的還是蠶沙的,即便不能被認為是胡青牛的百毒散或者觀音娘娘的淨水瓶,至少也得像大力水手的菠菜罐頭吧。可惜我的職業道德要求我只能告訴他們原則,不論及產品。究其原因,最主要當然是我沒有用過大部分這些產品,其次就是我根本不相信這些所謂的終極武器。

我認為選擇枕頭的終極原則有二:其一就是能夠使患者在睡眠狀態保持頸椎正常曲度,或者稍稍後仰牽引;其二就是舒適和適宜長期使用。鑒於此,從高度上講,過高的枕頭應該被剔除掉,高枕有憂已經被大家熟知了,於是,有一些號稱健康頸椎枕的就應運而生了,比如一些圓柱形枕在頸後的,平臥位下他們確實有效,甚至可以部分利用頭部重力起些牽引作用,確實有效,但問題也來了,後仰的頭部有時會導致部分人懸雍垂後墜和打鼾,而且一旦側臥,這類枕頭的高度就顯不足了,何解?

另一類設計者充分考慮到這個問題,發明了中間低兩頭高的枕頭,看起來似乎完美解決了上面的高度變化問題,但是且慢,睡眠這麼私密而且不同時間不同個體睡姿百態不一而足,您怎麼能保證在睡夢中軸向精准翻身呢?萬一峰值相反弄錯了區域豈不更糟?看來除非可以把一個人的睡姿固定,否則形狀高度真不一定能板上釘釘。

既然形狀高度都不能百分百確定,那麼軟硬填充就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論,無論哪種材質填充,只要能平均且舒適地承托頭頸重量,保持一定通風涼爽即可,如果能錦上添花散發出令人愉悅的味道,當然更好。

如此看來,完美的頸椎枕幾乎就是一個偽命題。這也正是我想說明的。把對枕頭的關注投入到生活中減少頸椎負擔上來才是正解,建議如下:

1. 不做低頭族,減少伏案工作時間和強度,工作中盡可能保持頸椎正直,上班族在使用電腦時,墊高電腦螢幕或降低座椅高度,保持雙眼的平視位置,注意中途放鬆休息;

2. 鍛煉頸肩背部肌肉,增強頸椎穩定性,推薦規律的頸背肌等長收縮鍛煉,推薦游泳、羽毛球、放風箏等日常鍛煉;

3. 戒煙,因為吸煙會加快椎間盤老化;

4. 如有症狀請諮詢專業的脊柱外科醫生。

(北京世紀壇醫院脊柱外科 張亙璦)

相關新聞 百病始於頸椎 千萬不要隨便按摩2017-05-25 06:45 脖子僵、肩膀痛怎麼辦?6 個動作拯救頸椎健康2017-05-20 12:00 骨科專家自用的“頸椎康復操”,一分鐘就見效2017-05-18 19:27 脖子酸痛,頸椎不好?幾個動作幫你搞定2017-05-06 11:59 頸椎病有多要命?很危險!頸椎不好的人,一定要看2017-04-19 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