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世衛組織公認的最佳運動,7個方法輕鬆“走”出長壽

習慣了每天開車、坐公交或地鐵上下班,能坐電梯絕不爬樓梯,10分鐘以上的步行距離就讓人望而生畏……

現代人忙碌的生活中,不僅運動成了件奢侈的事,就連步行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以至於有專家驚呼,走路正在從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慢慢消失。

可別小看“走路”這件邁開腿就能做的簡單事,它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研究證明,走路能夠為骨骼、肌肉和關節提供很多的益處。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特邀專家,推薦一套“健走黃金標準”。

受訪專家:

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劉欣

場所

塑膠場地、草地最好

健走要選擇空氣清新、視野開闊、安全的場所,最好有塑膠場地、草地;要避免在車流量大、空氣品質差的公路快走,且柏油路、水泥路面太堅硬,對膝蓋和腳踝衝擊力較大。

鞋衣

運動鞋護脊柱,衣服得透氣

鞋子要選擇彈性好、有足弓墊的運動鞋,能有效保護脊柱。衣服最好材質透氣、寬鬆,顏色以鮮豔的為主,或有反光條裝飾,可減少交通意外的發生。

動作

姿勢協調,腳趾內收

健走標準姿勢是:目平視,軀幹自然伸直,身體重心稍前傾,兩臂前後擺動,與肘關節成90度夾角。手臂擺動能帶動左右肩活動,還能運動腰腹,活動腿腳的同時還能鍛煉上肢力量。

走路時,儘量用腹式呼吸,與地面接觸的一隻腳要有個“抓地”的動作(腳趾內收),能緩衝足弓壓力,促進腿腳微循環。

步頻

每分鐘100步

走路速度太慢很難起到鍛煉效果,太快又容易帶來疼痛和損傷,老年人尤其如此。一般情況下,健走的步速以每分鐘100步為宜,身體感覺是微微出汗、可以用正常節律說完整的句子但不能唱歌。

步數

最少連續10分鐘,走夠6000步

健步走推薦量為每天1小時,按每分鐘100步算,每天6000步是比較合適的。有減肥需求的人,可適當增量到8000~10000步。但也不要盲目追求步數,尤其是老年人或身體狀態不好者。

如果做不到抽出整塊時間鍛煉,也可在工作間隙分次完成,但每次最好連續走夠10分鐘以上,否則沒有健身價值。

時間

夏避中午冬避清晨

這樣能預防夏季中暑,冬天10點後出門可避免冷空氣導致血管急劇收縮。春秋兩季,氣溫適宜,時間可靈活選擇。建議糖尿病人一般在飯後1~1.5小時左右鍛煉,以防低血糖。

熱身

運動前後都不能省

運動前可先做些伸展活動,比如活動膝關節和腳腕、原地慢跑等,運動後也不要立即停止活動,應逐漸放鬆,重複運動前的熱身動作,可緩解疲勞。▲(生命時報記者 單祺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