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創新療法讓“心底的秘密”藏不住了

突然暈倒,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可以見到。臨床上4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會經歷一次暈厥。可是,暈倒的患者來到醫院,約一半的病人離院時並未檢查出病因,患者平均需要看3個科室,做13種檢查; 1/3的患者因暈厥事件遭受過顯著創傷。由於患者發病兇險並且反復發作難以明確診斷,因此臨床診療花費巨大。在眾多檢測中,植入式心電監測(ICM),與傳統方法相比,顯著提高檢出率6.5倍。2011年發表在《Europace, February 2011》雜誌上的PICTURE研究顯示:近78%的患者可以通過Reveal ICM明確診斷,其中75%的患者明確為心源性暈厥,並獲得相應的治療。

對於暈厥患者而言,儘快明確暈厥與心臟問題的關係,可以大大降低猝死風險,希望更多的人瞭解這樣的這些創新療法。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湯寶鵬

有人說最難的事就是了解一個人的心

其實懂得心,就能和它對話

我是心博士,我為心臟代言

讓您的心事不再複雜

1

故事背景

張叔叔外出買菜路上,突然暈倒在地,但經過一系列檢查都沒能找到原因,通過醫生的分析,張叔叔認識到自己的突然暈倒並不簡單,很可能潛藏著猝死的風險,因此他決定試一試醫生提到的植入式心電監測器(ICM)。

2

隨訪很重要

張叔叔植入了ICM,手術很快,傷口很小。醫生告訴他植入後要定期到醫院進行隨訪,這有助於儘早明確暈倒的原因,儘早有效的治療。

小問:

植入ICM後什麼情況下要做隨訪呢?

心博士:

如果再發生暈厥,或有任何不適,比如胸悶,心悸,心慌等,都需要及時隨訪。即使沒有特別不舒服,也要定期到醫院,查看記錄器的工作狀況,並檢查報告。建議在植入當月,就要隨訪一次,以後至少每三個月隨訪一次。

小問:

為什麼沒有不舒服也要隨訪?

心博士:

有些隱藏的心律失常平時可能並沒有明顯的症狀,但卻會誘發嚴重的後果。

3

患者助手隨身帶

醫生還交給張叔叔一個 “患者助手”,並告訴他再遇到暈厥或不適,只要用它啟動記錄器,就可以將症狀發生的日期和時間標記在心電記錄中,説明醫生更好地分析病情。

幾個月後,張叔叔外出溜彎時,再次暈厥,摔倒在地。這次暈厥太突然,來不及啟動患者助手,於是他醒來後才完成了患者助手的記錄。

張叔叔再次來到了醫院,醫生通過ICM追溯的資訊,發現張叔叔此次暈厥原因是短暫室速,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心律失常,極易轉為室顫,導致心臟性猝死,因此建議他安裝植入式心律轉複除顫器(ICD)。

小問:

ICM還能追溯暈厥前的心電數據

真的好神奇啊!

心博士:

ICM記錄的心電資料,可以為醫生的診斷提供有力的依據,即使不是心律失常引起的暈厥,也可以儘早排除心律因素,進行其他方面的診療。

診斷明確後,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治療方式:

心臟起搏器、植入式心律轉複除顫器(ICD)、心臟再同步除顫器(CRT-D)、藥物治療等。

張叔叔心中的謎團終於解開了,他很快就植入了ICD,又能享受舒適的晚年生活了。

專家簡介

湯寶鵬教授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國家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分會常務委員

心力衰竭器械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心臟遠端醫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心律失常專業組委員

新疆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分會主任委員

【視覺科普•健康中國】

心律失常系列之五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