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手指伸不直,當心“糖尿病手”

專家小傳
王愛萍,主任醫師、教授,解放軍第四五四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糖尿病足中心主任,中國糖尿病學分會足病學組全國委員

55歲的老趙患2型糖尿病已經15年了,最近幾年發現手指有些僵硬,總伸不直,也沒當回事。前段時間,他剪指甲時不小心剪到右手中指指肚,開始並沒有重視,自己在家消毒包紮了一下。直到10天后,手指紅腫加重,傷口也流膿了,整個右手疼痛難忍,才到醫院就診。檢查後發現老趙有骨關節炎,白細胞過高,合併真菌感染。經過手術、抗感染、改善血供及營養支持等一系列治療後,老趙才有所好轉,但回想起來仍一身冷汗。

解放軍第四五四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王愛萍說,糖尿病眾多併發症中,糖尿病足備受關注,而“糖尿病手”卻知者寥寥。由於手上血管多,血供豐富,糖尿病手一旦發生,若處理不及時、不恰當,容易引起全身毒血症狀,治療更加複雜,難度也更大,甚至會有截肢風險。與糖尿病足比起來,糖尿病手後果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需要廣大糖友們引起重視。

糖尿病手是怎麼回事呢?王愛萍教授說,長期糖尿病引起的骨關節、軟組織(血管、肌腱等)等基礎病變均可導致糖尿病手的發生。臨床上常見的主要有兩類:一是由於周圍神經病變引起的骨關節病變,導致手的畸形,此類最常見;二是在手部有細微內部變化的基礎上由外傷所引發,如剪指甲不小心受傷等。由於糖友血糖較高,免疫力下降,受傷後易感染,組織修復能力又差,常導致手部疾患的迅速惡化。

王愛萍教授介紹,兩成左右的糖友會出現糖尿病手。其最常見的表現是“祈禱手”,即兩掌心相對後,手指不能伸直貼合,縫隙較大,看起來像正在祈禱的樣子,因此得名。另外,如果糖友的手摸起來比較粗糙、乾燥,或出現小裂口,都需引起注意,及時就醫。

為預防糖尿病手,王愛萍教授建議:第一,需要注意保持血糖穩定,尤其是10年以上的老糖友;第二,遠離吸煙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第三,加強手的保護,尤其血糖控制較差者,儘量少接觸有棱角、尖銳的物品,用手拿東西時動作緩慢,避免受傷。如果需要長時間用手幹活(如擰螺絲),儘量戴手套,避免老繭生成和手的鈍性磨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