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想不到!便宜又簡單的食材,一招化身“好藥材”

“營養補品”在我們生活中出鏡率有多高?

藥店裡琳琅滿目的營養補充劑,逢年過節送長輩首先想到保健品……殊不知,一些營養豐富的“天然補品”卻被你忽視了。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代表要吃名貴的食材。其實,很多便宜的食物就很養人。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為你推薦幾種“名不見經傳”的養生好食材。

受訪專家:

上海華東醫院營養科教授 陳霞飛

北京電力醫院中醫學教研室副主任醫師 劉衛濱

小米南瓜 ● 最養胃

許多人胃腸道不好,經常出現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等症狀,不妨多吃點小米、南瓜。

小米味甘性平,富含鐵元素和維生素B1,能益脾胃,養腎氣,除煩熱,有益睡眠,對脾胃虛熱、反胃嘔吐、脾虛腹瀉等症狀有很好的輔助療效,也適合孕婦和嬰兒食用。

南瓜味甘性溫,富含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鈣、磷等成分,是健胃消食的高手,特別是南瓜特有的果膠能保護胃腸道黏膜。

推薦吃法

小米通常用於煮粥,可加入大棗、百合等,也可和大米一起煮飯。

南瓜可以像紅薯一樣蒸著吃,也可以熬粥、煲湯。

山藥● 補脾良藥

滋補脾胃的食物首推山藥,它是入肺、健脾、補腎的佳品。

山藥黏糊糊的汁液主要是黏蛋白,能保持血管彈性,還有潤肺止咳的功能。

推薦吃法

山藥可與紅棗搭配熬粥,或用於煲湯,也可與各種食材清炒。

土豆● 降壓護心

看似灰頭土臉的土豆,是名副其實的營養大師。

土豆富含碳水化合物、植物蛋白、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和膳食纖維,每100克土豆含鉀502毫克,是少有的高鉀食物,有助於降血壓;類胡蘿蔔素是一種天然抗氧化劑,能保護心臟,清除自由基。

心臟功能不好、高血壓、高血脂等患者可適當多吃一些土豆,對心血管健康有好處。

推薦吃法

土豆最好蒸著吃,最大限度保留包括維生素C在內的營養素,而且澱粉顆粒充分糊化,更易被消化分解,減輕胃腸負擔。

不建議把土豆當菜吃,這樣會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

板栗● 通腎益氣

《本草綱目》中記載:“栗治腎虛,腰腿無力,能通腎益氣。”

板栗的營養成分全面,味道甘甜,對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老年人常吃板栗,對抗老防衰、延年益壽大有好處。

推薦吃法

板栗可以煮著吃,也可燉雞、燉肉,但街邊小攤的糖炒栗子最好少吃,以免攝入過多糖分,而且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百合● 養肺鎮咳

百合的獨特營養成分主要是生物鹼,止咳效果明顯,還可以增加肺臟內血液的灌流量,改善肺部功能,它也有一定的鎮靜作用。

中醫將百合入藥,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久咳等症。

推薦吃法

百合可煮糖水,也可和芹菜、山藥等清炒,最適合的莫過於煮粥。

苦瓜● 消炎退熱

苦瓜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吃得慣,但營養成分極為豐富,除了富含蛋白質、糖、礦物質、維生素外,還含有幾種獨有成分。

苦味素被譽為“脂肪殺手”,能清熱瀉火、健脾開胃;

苦瓜甙能在一定程度上調節血壓、血脂、膽固醇等,保護心腦血管;

奎寧等生物鹼類物質有利尿活血、消炎退熱、清心明目等作用。

苦瓜尤其適合春夏去火,輔助治療瘡腫、中暑、痱子等病症。

推薦吃法

吃苦瓜可先用開水焯一下,清炒、涼拌都可以。

吃不慣苦味的話,可用冰鎮的方法,加入少許冰糖水調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