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30秒就能致死?日本核輻射爆表究竟有多嚴重

2011年3月11日,日本宮城縣海域發生裡氏9級大地震,由此引發巨大海嘯,造成福島第一核電站重大核洩漏事故,日本政府要求方圓30公里以內的居民採取相應的避險措施。

福島第一核電站第一、第二號核反應爐炸後情景。

圖片來源網路

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洩漏事故發生後,周邊受污染情況。

圖片來源網路

時隔6年,日本核輻射再度引發廣泛關注。據日本《讀賣新聞》2月9日報導,東京電力公司(以下稱東電)公開稱,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核反應爐容器內的一些區域,最高核輻射量被檢測出為每小時650希沃特,達到歷史峰值,人若暴露其中不出30秒就會死亡。

繼中國外交部發佈赴日旅遊安全提醒後,2月12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在其官網也建議在日僑胞及赴日中國公民妥善安排出行計畫。

官方發佈關於福島核輻射的提醒

圖片來源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官方網站

日本是否處於高核輻射風險中?來自日本的食品安全嗎?還能去日本旅遊嗎?《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特邀權威專家解讀核輻射,給你吃顆定心丸。

受訪專家:

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朱茂祥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安全專業副教授 朱毅

解放軍第252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 聶炎

日本現狀:民眾關注但不恐慌

福島第一核電站因為地震後發生核洩漏,一直無法進入到事故核心區域,所以沒能展開任何遏制核輻射的有效措施。現在核電站仍處於不斷熔化、放出輻射物中。

據日本媒體報導,為了調查熔融燃料,東電曾在核反應爐的收納容器中投放了清理用機器人。然而,原本能承受1000希沃特的機器人攝像機在作業時出現黑屏,被迫在2小時後停止調查作業。

針對日本核輻射事件的最新進展,《生命時報》記者採訪了幾位元日本人及中國留學生,他們普遍表示對此事非常關注,但並不感到恐慌。

不過,有孩子的家庭相對顧慮較大,買農產品等時會仔細查看產地,儘量不挑選來自福島及周邊產地的產品。資料顯示,從2011年到現在,產自福島、茨城、宮城等城市的農產品、乳製品銷量依舊低迷。

一旅行社工作人員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從2月初開始,赴日出行的人數明顯下降,甚至已經定好行程的消費者也選擇退團。

關於核輻射的五大疑惑

中國和日本相鄰,又有著眾多經濟和文化交往,我們是否會受到核輻射影響?權威專家為你一一解答。

日本是否處於高核輻射風險中?

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研究員朱茂祥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此次2號機組雖檢測出很強的輻射量,但只是原子爐融穿處的放射量,而不是周邊地區,更不是東京和日本全國的平均放射量。

由於沒有放射性物質釋放,不會造成廣泛影響。他說:“核輻射好比兇猛的老虎,只要關在籠子裡,再兇猛也無需害怕。”也正因此,日本福島的核輻射不會對中國產生直接影響。

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在其官方微博稱,2月8日晚,用北京核儀器廠製造的檢測儀,在東京市中心赤阪、歌舞伎町現場測試發現,輻射量分別為00.14希沃特、00.13希沃特。核輻射相關專家表示,該放射量可忽略不計。

東京現場檢測核輻射

圖片來源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微博

日本周邊海域污染加重了嗎?

徐靜波表示,福島縣旁邊茨城縣的兩位水產公司社長稱,目前海域污染情況沒有加重。在靠近核電站的海域,日本設置了禁止捕撈區。其他海域捕撈上來的水產品,也都會進行嚴格的放射物檢測,目前都符合日本相關國家標準。

此外,聯合國原子能機構,美國原子能機構和歐洲原子能機構都在對福島核電站進行長期監測,沒有發現新的核放射量數值變化。

來自日本的食品安全嗎?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安全專業副教授朱毅建議,大家不要盲目恐慌,保持“警惕和保守”的態度即可。她表示,中國官方對日本入境的海產品、農產品等把控非常嚴格,如果是在正規管道買到的正規食品,沒有必要擔心有核輻射殘留。

日本福島核電站事件以來,我國環保部門一直在嚴密監測日本海域受輻射海水是否流到我國海域,以保證國內海產品安全。目前看,國產海產品、農產品等沒有受核輻射危害可能,可以放心購買。

日本甲狀腺癌發病率上升了嗎?

網上有不少消息稱,日本當地甲狀腺癌等癌症發病率上升。

福島縣政府公佈的調查稱,目前,福島縣38.5萬名青少年中有103人被確診患有甲狀腺癌。

2015年1月至3月期間,在核輻射對甲狀腺影響的相關檢查中,以事故發生時未滿18歲的青少年為檢查物件,確診患癌的人數新增16人。

對此,日本醫學界尚無定論,有專家認為這與核輻射有關;也有專家在與遠離福島的九州地區發病率對比後認為,福島縣青少年甲狀腺癌發病率屬於正常,與核輻射無關。

軍事醫學科學院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認為,這種風險不能排除。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後十幾年間,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18歲以下人群的甲狀腺癌發病率增加5~10倍。

去日本旅遊還安全嗎?

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一位元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專家建議,若擔心核輻射危害,赴日旅遊可以避開福島所在的關東地區,選擇關西、北海道、沖繩等距離較遠的旅遊地。

還有網友表示不敢再用日本產的化妝品,專家稱,日本化妝品出廠前都會做相關檢測,只要選擇大品牌就可放心使用。

醫療輻射不必過於擔心

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該位元專家告訴記者,核輻射主要是由α(阿爾法)、β(貝塔)、γ(伽馬)3種肉眼看不到的射線組成。

γ射線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波,它穿透力最強,即便輻射源不進入人體也能傷害細胞。

哪怕射線的照射量微小到人體感受不到,都能破壞DNA染色體,導致細胞死亡或癌變,最終損壞器官的各種機能,比較常見的是誘發甲狀腺癌、白血病等疾病。對於動物和植物,核輻射也是以同樣的方式使其變異、死亡。

α射線穿透力很弱,一張紙就能將其遮罩,但電離能力強,進入人體內的危害大。

β射線是電子,穿透力比前者強,用鋁、玻璃、塑膠等能遮罩;電離能力稍弱,但也容易對人體產生較重的損傷。γ射線和醫療應用的X射線都是光子組成,是波長較短的電磁波,穿透力強,用鉛能將其遮罩。

針對不少人對醫療輻射的擔心,解放軍第252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聶炎表示,在醫院進行影像學檢查、腫瘤放療時,接觸的主要是電離輻射,不是強致癌因素,大家無需因恐懼拒絕必要的拍片、核磁共振等檢查治療,當然也不能太頻繁。

軍事醫學科學院專家提醒,當得知周圍有放射性物質洩漏時:

首先要避免恐慌,及時收聽廣播或收看電視,按照政府指示行動。

必須外出時,最好著防塵服或醫用口罩、濕毛巾、布塊等材料捂住口鼻,防止放射性物質通過呼吸道進入體內;宜穿長袖衣物,紮緊領口、袖口,戴眼鏡、手套,減少皮膚外露。

如遇雨雪天氣儘量不要外出,實在需要外出,儘量不要淋雨,及時吹掉雪花,減少沾染灰塵和空氣輻射。

慎重起見,暫時不要食用沾染區域的水和室外存放的蔬菜、糧食,在當地主管部門檢測合格後再食用。▲

生命時報記者 張傑 ●趙可佳 生命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李珍 本期編輯:張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