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週末推薦】一位兒科醫生的倡議:請叫孩子的名字

來源:健康報微信傳播矩陣-文化與健康( jkb_whyjk)

精彩的2016年過去了,歲末年初回顧自己上一年的工作,多少次驚心動魄的搶救,多少次救治成功的欣喜,多少次看到孩子被治癒後開心的笑臉,多少次與滿是感激家長的握手。正當我為一年來的收穫有些小得意時,突然,一個小小的他浮現眼前,“阿姨,還記得我嗎?” “阿姨,你是一個合格的兒科醫生嗎?”我的心不禁咯噔了一下。

是啊,我是一個合格的兒科醫生嗎?到底怎樣才是一個合格的兒科醫生?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2016年,對醫療系統來說,可以說是大挑戰的一年:兒科醫生短缺,內科醫生救急補充。可是隨著整個醫學、社會和生活水準的提高,兒科醫生僅僅是看好病嗎?

記得18年以前,我剛剛成為一個兒科醫生時,每天都在想怎樣才能把疾病治癒。後來,我成為了母親,盼望自己的孩子能茁壯健康成長,這時我明白,兒科醫生僅僅治癒疾病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很多治療手段會對孩子有影響,所以除了要關注治療的效果,還應該最大程度避免治療手段對孩子的不良影響。

後來我遇見他,小小的他,我才明白怎樣才是一個真正合格的兒科醫生。

那一年,他9歲,長得很小,瘦瘦的,看上去還像個小寶寶。可是,他特別聽話,打針、吃藥時特別乖。他住在7床,每天早晨,只要聽見“7床,快來稱體重”,他都會立即應道:“來啦!”聲音清脆響亮。

就是這樣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卻被診斷為尿毒癥,將來只有靠腎移植才能活下去。他的媽媽是一個安靜的女子,當他嘔吐時,媽媽會抱著她默默地流淚。當他打針時,媽媽會唱歌給他聽。

治療一段時間,病情有所好轉後,他就出院了。可是沒多久因為尿毒癥的加重,他再次來到我們的病房。一天,他對我說:“阿姨,別叫我7床,請叫我的名字。”

突然,我意識到,這些孩子,他們不僅僅是一個床號,不僅僅是我的一個病人,他們是一個人,背後是一個家庭。孩子成長中的每一個小細節可能都會影響他的一生,住院,打針,吃藥,這些很多成人都難以面對的痛苦,會對孩子有多大的影響?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創傷?作為兒科醫生,難道我們只要治病就夠了嗎?我們是否要更多地考慮診療過程對他們造成的心理影響呢?帶著這樣的自我審問,我開始琢磨怎樣做才是一名合格的兒科醫生。我想,首先就從叫他們的名字開始吧。

從那天開始,病房不再聽到床號的叫喚聲,取而代之的是孩子的名字。我們給他們起小昵稱,和他們聊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很多孩子也慢慢地變得開朗起來了。

小小的他,也常常對著我開心地笑。可是好景不長,他因為尿毒癥開始了透析治療,而且因腹膜問題,不久就轉為血液透析。他經常和我聊天,小小的年齡說出的話卻透著超出尋常的成熟,“阿姨,其實你挺好的,就是有時脾氣太急”,“阿姨,你呀,一點都不理解我們小孩”,“阿姨,最近我覺得你沒發脾氣”,“阿姨,你知道嗎?**(另一個病人)說你是他的偶像”……10餘次住院,數不清的談話聊天,小小的他並不知道,他已成為我的老師,他用他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讓我意識到小患者的心理健康有多重要,他們對醫護的信任和接受對治療有多重要。我沒想到,指引我如何成為合格兒科醫生的竟然是他!

那天最終還是來了,因為病情加重,他被救護車送到我們醫院。見到小小的他,我突然說不出話來,握著他的手,我哽噎不已。他卻問我,“阿姨,真的有天堂嗎?把我能用的都給別的小朋友吧。”我淚如雨下。

他走了,捐了角膜,那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我在中國器官捐獻網鄭重登記,為了他,為了他們,為了需要的人們。同時,我也默默下決心,畢生都要努力讓尿毒癥孩子零死亡。

時間太快,恍然數年,我們一步步前行,為了誓言前進。今天,我看到湖北公益項目中有關尿毒癥孩子的救助計畫,不禁又想到了小小的他。嗨,你在那裡還好嗎?謝謝你,讓我明白如何成為合格的兒科醫生;謝謝你,讓我在從醫路上矢志不移、初心不改!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我倡議,請叫孩子的名字,給他們尊重、關愛和安慰!在努力治病的同時,最大程度減少他們的痛苦、撫慰他們的心靈,是我們每一位兒科醫生應該做的!

(作者單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兒科 蔡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