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身體是春運的本錢,2017“春運生存攻略”搶先看

2017年春運大幕開啟,許多人陸續踏上了回家之路。無論你選擇哪種交通工具,一路上都少不了舟車勞頓。同時,受人多擁擠、空間有限等條件影響,人們遭受身心侵擾的概率也比平時大。

在這場被譽為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遷徙”中,你的身體準備好迎接挑戰了嗎?《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特邀各領域專家,為你定制一份“健康春運指南”。

受訪專家:

解放軍309醫院營養科主任 左小霞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教授 沈雁英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 張海澄

北京醫院耳鼻喉科助理研究員 彭好

眼睛

乘車或飛機時,不少人都會買好雜誌、書籍,或在手機、平板電腦中下好電影、電視劇來消磨時間,有些人甚至能在路上看完一部電視劇。這樣長時間用眼,會給眼睛造成傷害,造成眼幹、眼澀、眼疲勞等不適,特別是坐夜車的人,車廂中光線較暗,再長時間對著書籍或螢幕,傷害更大。

▲圖片來自電影《天下無賊》

用眼遵循5:1原則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教授沈雁英建議,每用眼5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休息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遠眺、做眼保健操、按摩太陽穴等。

備瓶滴眼露

如果有眼病或近視的人,建議隨身攜帶一小瓶滴眼露,在眼睛乾澀、脹痛時,滴兩滴,閉目養神5~10分鐘即可。

光線不好切勿看書和電子螢幕

如果是夜間坐車,儘量不要在光線暗的環境下看書或看電子螢幕。還需提醒的是,乘坐汽車或火車時,要儘量避免看窗外快速移動的景物,比如樹木、樓房等,一是容易暈車,二是會讓眼睛感覺不舒服,導致眼花、頭暈等不適。

耳朵

很多人還會靠聽音樂來打發時間,他們戴上耳機,將音量調大,摒棄車廂中的嘈雜聲音,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長時間戴耳機聽音樂,尤其是高分貝下聽勁爆音樂,會導致耳鳴、耳朵脹痛、頭昏頭疼等症狀。

▲圖片來自電影《人在囧途》

選擇輕柔音樂

北京醫院耳鼻喉科助理研究員彭好建議,車廂中多聽輕緩、柔和的音樂,聽半小時後最好取下耳機休息10分鐘。

儘量佩戴頭戴式耳機

因為頭戴式耳機佩戴時不用入耳,不會直接對外耳道造成傷害,同時也不會封閉外耳道,對鼓膜的壓力相對較小。相比之下,耳掛式、入耳式耳機會封閉外耳道,對鼓膜損傷較大。

音量要適度

在嘈雜的環境下,音量更不能過大,不然會給耳朵造成疊加傷害,聽歌時音量調節以還能聽到外面的講話聲為宜。

下肢

長途旅行對腿部也是個極大的考驗。久坐或久站後,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足部、腿部浮腫,嚴重者還可能會誘發深靜脈血栓。

▲圖片來自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1

踮踮腳尖、揉揉腿肚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張海澄建議,每隔1小時就起身活動一下,比如來回走幾步、踢踢腿等;如果空間有限,沒辦法大幅度活動,可在座位上踮踮腳尖、勾伸腳背、抬抬腿或揉捏小腿肚等,促進腳和腿部的血液回流。每當火車到站,或長途車經過服務區時,要抽空下車活動一下,換換氣,做幾個高抬腿跳或原地慢跑。

2

水要喝夠

勤喝水,每次小口喝,也能避免血液過於黏稠而形成血栓。

3

必要時穿彈力襪

對於本身就有心臟疾病的人來說,還可借助一些輔助工具,如出行前穿彈力襪,以加速靜脈血液回流,防止血栓形成。此外,冠心病、心梗患者出行除了要帶好平時的用藥,還要帶上一些急救藥,如速效救心丸或硝酸甘油,以防萬一。

頸腰椎

由於空間有限,硬座車廂及飛機經濟艙的乘客很難有較大的活動空間,長時間久坐後容易導致頸部僵硬,腰椎壓力也比較大,極易在路途中出現腰酸背痛的情況。

▲圖片來自電影《失孤》

備好U形枕、腰墊

沈雁英說,出行前最好隨身準備一個U形枕和腰墊,坐著的時候用上它,能夠很好地緩衝頸部和腰部的壓力。如果覺得攜帶不方便,也可以把自己的大衣或羽絨服折疊起來,當成腰墊使用。

前後扭扭脖子

即使空間有限,不方便起身運動,每坐1個小時後,也可以在座位上進行“微活動”,比如前後左右扭扭脖子,一次做5~10組,或像小龜似的對脖子進行內外伸縮活動,每次10個來回左右。

按摩腰部

具體方法是:1.用雙手在左右腰部上按摩,直到腰部有發熱的感覺,一般每次以按摩5~10分鐘為宜;2.擊打後背,雙手半握拳頭,在人體腰部凹陷的地方輕輕地擊打,力度以自己能承受住為宜,每次擊打5分鐘左右。

腸胃

長途旅行,有的人途中不吃不喝;也有的人一路上嘴不閑著。解放軍309醫院營養科主任左小霞說,這兩種做法都不可取,前者可能導致低血糖,後者易出現腹脹、腹痛等不適。春運路上體力消耗大,合理搭配飲食才能護好腸胃。

▲圖片來自電影《花樣年華》

1

吃點鹹,少吃甜

出發前,建議買點燒餅、麵包、壽司、餡餅、三明治、漢堡包等便於攜帶的主食,再少量地準備點醬牛肉、豆腐乾、鹵蛋等有鹹味的副食,這會讓人在旅途中更有食欲。此外,帶些清洗過的新鮮蔬果,比如小番茄、黃瓜、梨、柳丁等,開胃又補水。

2

堅果做零食

選堅果、牛奶、優酪乳等健康食品作為路上的零食,避免吃餅乾、薯片等高油高鹽的食品。若有條件,可帶瓶礦泉水,或帶個水杯,感覺口渴要及時喝水。

3

飛機上別喝碳酸飲料

由於正餐時段飛機上會提供食物,乘坐飛機的乘客不用為吃什麼發愁,但要注意的是,在飛機上用餐,不要喝容易脹氣的飲品,如碳酸飲料;有慢性疾病的人,不要喝咖啡,因為高空飛行會加重腹脹、胸悶等不適。

4

正點進餐,控制食量

一般情況下,飲食時間建議儘量與平時保持一致,但要控制食量,以七分飽為宜。腸胃不好的人,建議帶一些健胃消食片。

睡眠

除了護好腸胃,睡覺也至關重要,否則容易沒精打采,影響心情。

睡臥鋪,多換睡姿。對於乘坐臥鋪,特別是中鋪和上鋪的乘客,雖然能躺著,但空間狹小,睡覺時要注意變換睡姿,否則容易腰酸背痛。下鋪的乘客注意蓋好被子,防止受涼。

▲圖片來自電影《後會無期》

戴降噪“神器”

睡眠不好的人,準備防噪音耳塞,減少呼嚕聲、孩子哭鬧聲對自己的影響。

“坐客”倚靠小憩

坐硬座的乘客可準備一個U形枕和腰墊,犯困時倚著椅背小憩一會兒。同樣地,這種睡法也比較適合坐汽車及飛機的乘客。若有隨行的孩子或老人,最好準備個小毛毯,睡覺時蓋著肚子和腿部,以免著涼。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如廁也是路上一個大問題。沈雁英表示,長時間憋尿容易導致泌尿系統疾病,如有尿意,即使再擠,上廁所再麻煩,都應該擠過去解決,人多時儘量耐心排隊等候,切忌憋尿。▲(生命時報記者 單祺雯)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010-65363786

010-65363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