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聽懂心臟的6個“求救信號”,關鍵時刻救你一命

心臟病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危害你的健康,我國每年有超過50萬人因心臟病猝死,卻鮮有人關注心臟發來的求救信號。《生命時報》邀請權威心血管專家,提醒你及時注意心臟失靈的前兆,盡力爭取更多救治時間。

受訪專家

中國醫師協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心內科主任 許頂立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 劉文玲

上海瑞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 吳立群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 王及華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 馬根山

美國杜蘭大學教授 保羅·威爾頓

心臟發來6個“求救信號”

1胸悶胸痛

威爾頓博士表示,如果覺得胸口仿佛壓著一頭大象,最好立即撥打急救電話;覺得胸部肌肉有扯動感,說明可能有潛在心血管疾病;如果胸痛伴有放射到肩膀、手臂、頸部或下頜部的疼痛,一定要告訴醫生。

2呼吸短促

爬一段樓梯就氣喘吁吁,而過去從來沒有這種現象,應警惕心臟問題;躺下時出現呼吸問題,很可能是心臟瓣膜病的症狀。

3流感樣症狀

噁心、疲勞、怕冷、出冷汗等類似流感的症狀,都表明供血不足。很多人都會有這些症狀,但如果這些症狀出現在活動後,就應該去看醫生。

4頭暈目眩

頭暈眼花和眩暈,可能是血管堵塞或心臟瓣膜疾病的徵兆,如果伴有心悸,則必須當心。快速站立時出現頭昏眼花,也可能是心臟異常的一個信號。

5疲勞或失眠

很多女性患者在心臟病發作的前一周,會感到異常疲勞乏力。

很多人心臟病發作之前出現“睡眠紊亂”。因此,突然格外疲勞或出現失眠,應該考慮心臟是否出現異常了。

6嚴重的腸胃不適

嚴重胃腸不適,也可能是心臟問題的一大信號。

研究表明,有些女性患者在心臟病發作前幾天,就會出現消化不良。但是很多人不會想到這與心臟病有關,並因此延誤病情。

心臟受損,後果很嚴重

心臟是人體的“發動機”,它是維持全身血液迴圈的動力之源。

它是人體最勤勞的器官,晝夜不停的工作,保證血液迴圈,將人體生存必需的氧氣和養分,輸送到腦、肺、胃、腸、肝臟等器官,維持它們各自的功能。

同時,它還能帶走身體的代謝產物,如二氧化碳、無機鹽、尿素和尿酸等,使細胞維持正常的代謝和功能。

一旦心臟功能異常,不僅會導致生活品質下降,還會影響身體其他器官,嚴重時甚至威脅生命安全。

心律失常是心臟功能異常的表現之一,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是房顫。

房顫主要表現為心房收縮功能喪失,心跳不規則。目前全球房顫患病人數為3350萬。

房顫最終造成兩個結果:

一是心臟不能很好地舒張,從外面抽回血的時間短了,泵出的血自然也少,多數血液積累在心臟裡,容易引起心衰。

二是心房不收縮了,血流處於淤滯狀態,紅細胞、血小板容易沉澱下來,變成定時炸彈——血栓。

血栓可能突然掉落,如果隨血液進入腦部血管,很容易阻斷腦部供血,導致腦卒中;如果堵在腎臟裡,就叫腎栓塞;如果堵在腸系膜血管,會造成腸系膜血管栓塞。

當心!這5件事最“傷心”

1不良生活習慣

過多攝入甜食,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久而久之容易導致心肌梗死;加班、熬夜、睡眠缺乏會危害心臟健康;泡酒吧、徹夜狂歡、宿醉會對心肌造成傷害,增加心臟驟停的風險。

2不良情緒

焦慮、抑鬱、悲觀等不良情緒對心血管病人也很不利,脾氣火暴、遇事愛著急的人,罹患心臟病的風險較高。另外,性格特別內斂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也較高。

3吸煙

吸煙不僅危害呼吸系統,還會對心血管造成損害。每天吸煙1~4根,會顯著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吸煙史越長、吸煙量越大,對心臟功能的危害越大,二手煙同樣會損傷心血管。

4有心臟病家族史

如果家族中有人患心臟病,其他家族成員患病的風險,高於沒有心臟病家族史的人。如果兄弟姐妹患有心臟病,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就要警惕,做到規律作息,均衡膳食,防止心臟病的發生。

5工作太拼命

國外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每六年休一次假的女性,患心臟病的風險比每兩年休一次假的人高出至少50%。

定期休假可以讓人從壓力中解放出來,也讓疲憊的心臟得到較長的喘息機會。

5種方法為心臟減壓

只要每天做出一點改變,就能保護好你的心臟,降低患心臟病的幾率。

多吃果蔬

吃水果蔬菜有助於攝取多種營養,多吃富含鉀的白色果蔬,如梨、蘋果、黃瓜土豆、香蕉等食物,能將中風風險降低52%。

隨時隨地多走路

如果無法抽出時間定期去健身房運動,那就想辦法增加步行的機會。工作中,爬樓梯代替乘電梯;去超市時,將車子停在距離出口較遠的地方,這些都可增加活動時間。

讓牙更健康

牙周疾病與心臟病密切相關,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及牙周健康,能有效降低心臟病風險。

睡覺之前務必刷牙,並使用牙線清潔牙齒。刷牙時間必須保證3分鐘,否則就是走過場。成年人每年保證至少洗牙一次。

定期檢查

每年定期體檢對發現早期心臟問題十分必要。建議從20歲開始,每五年檢查一次膽固醇,每兩年測一次血壓;從45歲開始,每三年測一次血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另外,心臟病患者平時一定要關注血壓變化,嚴格控制血壓。

排解壓力和不良情緒

若心中的怨氣無法及時得到宣洩,就會導致身體緊張,引發血壓上升,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危害,適度鍛煉有助於排解壓力和負面情緒,每天運動30分鐘,就可以使壓力緩解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