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4大飲食誤區 減慢胃潰瘍康復

牛奶療法

近年研究表明,胃潰瘍病人常飲牛奶並不利於胃潰瘍癒合。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質,均能促進胃酸分泌。有報告說,飲牛奶後胃出分泌增加 30%,反而不利潰瘍癒合。

少食多餐

不少患者常少吃多餐,以進食來止痛。其實,這不僅不能減輕潰瘍病的症狀,反而會加重病情。因為食物進人胃內,雖能中和一部分胃酸,但又會刺激胃酸分泌,少吃多餐會使潰瘍面不斷受到胃酸侵蝕,不利於潰瘍的癒合,所以潰瘍病人平時飲食還是定量定時為好。

只吃細軟食物

研究表明,食物中纖維素不足也是引起潰瘍病的原因之一。有人對潰瘍病人隨訪,發現飲食富含纖維素復發率為45%,飲食過分細軟者復發串為80%。同時細軟食物在口腔中咀嚼時間較少。未能使唾液充分分泌,唾液不僅能幫助消化,還有中和胃酸,提高胃粘膜屏障作用。所以胃潰瘍病人只要病情穩定,可以哈普通飲食。

忌吃辛辣食物

其實,辣椒會增加胃粘膜的血流量,並會刺激胃粘膜合成和釋放前列腺素,能有效阻止有害物質對胃粘膜的損傷,對胃有保護作用。大蒜能殺滅胃內的幽門螺桿菌,該菌是消化性潰瘍主要致病原因之一。可見,胃潰瘍可以根據自己喜好來適當食用辣椒、大蒜等辛辣食物,只是注意不要過量。

有些人以為,胃潰瘍病人消化功能不佳。不宜多吃脂肪類食物。其實,恰恰相反,高脂食物有利潰瘍病康復。研究資料證明,在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三大營養素中,脂肪最能抑制胃酸分泌。適量脂肪食物進入小腸後,可刺激腸壁產生抑胃素,抑制胃的活動,減緩胃的排空時間,對潰瘍癒合有利;同時,脂肪可抑制多種消化酶的釋放,延緩對食物的消化,減輕食物對潰瘍面的刺激。因此,胃潰瘍病人可以適當多吃一些優質脂肪類食物,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針油等富含亞油酸、亞麻酸、花生四烯酸等人體必需的脂肪酸食物。當然,如果病者血脂過高,就要嚴格限制脂肪類食物的攝入,尤其是不要多吃肥豬肉、雞油、牛油、椰子油、乳酪等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每日食物中的脂肪不要超過25克,每日食油總量不要超過2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