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秋燥來襲 中醫教你如何輕鬆應對

秋天真的來了!真的有一些欣喜。

秋季如何愉悅度過成了廣大養生達人們關注的焦點。江蘇省老年醫院(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中醫科主任孫世竹解釋:“立秋後,空氣中缺少水分,人體在夏季過多的發洩後,各組織水分不足,如果再受到外邪,尤其是“燥邪”,首先就會犯肺,使人容易出現乾咳少痰、鼻咽乾燥、噴嚏流涕、咽痛、聲音嘶啞、口腔潰瘍、皮膚乾燥、脫髮、便秘等症狀,這就是中醫中所說的“秋燥症”。如何應對秋燥?孫醫師也為我們支招了。

飲食:以防燥護陰、滋陰潤肺為基本

①中國古代就有對付秋燥的飲食良方:“朝朝鹽水,晚晚蜜湯。”意思是秋季應該多喝開水、淡茶、豆漿等,並要做到量少而頻飲,還可以在白開水中加鹽或蜂蜜。

②秋季可以適當多吃些銀耳、藕、梨、荸薺、茭白、慈姑、白果、胡蘿蔔、鴨肉、黑魚、芝麻、核桃、糯米、乳品、冰糖等清肺、潤肺之品;少吃桂圓、紅棗、榴槤、荔枝、羊肉、芥末、蔥、薑、蒜、辣椒、花椒、八角、茴香、火鍋等物;忌吃蓴菜、韭菜、豆芽、豌豆苗、苜蓿芽、鹿肉、獐肉、雁肉、茱萸、生蜜、過硬的麵條、動物肝臟等物。

③藥食同源:秋季可選用具有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進行保健,如沙參、西洋參、阿膠、百合、杏仁、枇杷、川貝母、膨大海等。此外,還可用這些藥材做成藥膳,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蓮藕玉米排骨湯、羅漢果百合雞湯、青橄欖雪梨豬肉湯、蓮子百合銀耳雪梨湯、鯽魚豆腐湯等。

情志:要保持好的心情

《黃帝內經》記載:“肺在志為悲(憂)。”秋季“肺”最容易發生疾病,一旦肺氣虛,機體對一些不良刺激的耐受性就會下降,就容易產生悲傷的情緒。反過來,悲傷也會進一步傷肺,從而持續表現為無法抑制的憂傷。因此應保持內心寧靜、情緒樂觀,經常登高望遠,舒暢胸懷,拋開煩惱,避免悲傷情緒,是秋季保養肺的好方法。

同時,秋季也是運動鍛煉的好時期,散步、慢跑、打太極等運動不僅能夠增強血液迴圈,還能改善大腦的血液供應和腦細胞的氧供應,但孫主任同時也提醒,運動雖然有好處但秋季不宜劇烈運動,以防汗液流失,陽氣傷耗。此外,冷水洗臉、浴鼻等適宜的冷水鍛煉對於預防傷風、感冒、流鼻涕、支氣管炎也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