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肝脾腎虛弱怎樣調理?

現在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非常非常多,比如早上不吃早餐,加班時候不吃東西,到了感覺特別餓的時候再暴飲暴食或是平時喜歡喝酒,喝冷飲等,進而很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的情況。脾胃虛弱就容易引起身體氣短乏力、口幹、口舌生瘡、大便便秘或是腹瀉、腹痛等問題,那麼,肝脾腎虛弱怎樣調理呢?

脾胃虛弱患者,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調理

一、 適當服用藥物

中醫脾胃虛弱主要分三型:脾胃氣虛、脾陽虛、胃陰虛。

1、脾胃氣虛症狀主要是氣短乏力、頭暈、胃脹,胃痛,呃逆,食少,飯後脹滿,大便溏瀉,面色萎黃,對於脾胃氣虛者可服用參苓白術散和香砂養胃丸。

2、脾陽虛主要表現在胃腹冷痛,吃過生冷油膩的東西後就會腹痛腹瀉,大便稀的狀況,對於這種情況可以使用附子理中丸來緩解。

3、胃陰虛主要表現在虛火上炎,口幹、容易饑餓,胃酸、隱痛不適,口舌生瘡等。對於胃陰虛可服用參梅養胃顆粒。

二、 注意飲食調理

合理的膳食結構是健康的基礎、“保胃”的前提。那麼脾胃虛弱的病人如何調養呢?

1、飲食調養基本原則

飲食應有規律,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平時多吃易消化食物,如稀飯,粥等;少吃有刺激xing和難於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幹硬和粘xing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儘量少吃。

2、常見健脾養胃的食物

①粳米

粳米性平,味甘,有補脾益氣的功效。在《食鑒本草》即有記載:“粳米,皆能補脾,益五臟,壯氣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為第一。”

②薏苡仁

俗稱苡仁米、六谷米。有補脾健胃的作用。明?李時珍說它“能健脾益胃”。《本草經疏》也有“味甘能入脾補脾”的記載。

③白扁豆

性平,味甘,能補脾胃虛弱。《本草綱目》中說:“白扁豆其xing溫平,得乎中和,脾之穀也。止泄瀉,暖脾胃。”

對於脾虛嘔逆,食少久泄、小兒脾虛疳積、婦女脾虛帶下者,最宜食之。

④大棗

性溫,味甘,有補脾胃、益氣血的作用。明?李時珍稱“棗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對脾虛便溏、胃弱食少、氣血不足之人,最宜經常服用大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