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大便拉鮮紅色血怎麼回事呢?

便血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現象,多數情況是由於身體內部發生疾病引起的,特別是腸胃疾病是直接造成便血的重要原因。一般的便血狀況不會持續多久,但是惡性便血就需要引起重視了,因為惡性便血很可能是體內發生重大疾病,例如,大便拉鮮紅色血怎麼回事呢?下面就來看看講解吧。

1、便血鮮紅色量多:內痔。良性疾患,包括內、外痔,肛裂,大腸息肉,肛瘺等,便血顏色也不完全一樣。根據血的顏色及血量的多少也可以區分開。內痔出血量較多,顯鮮紅色,排便時出血,停止排便後出血一般也停止,並且敷在大便表面,或單獨是血,肛門不疼痛。

2、鮮便血紅色量少:肛裂。肛裂出血,呈鮮紅色,但量較少,肛門疼痛,血敷在大便表面,或手紙上有血。

3、膿血便:結腸炎、肛瘺:結腸炎引起的便血一般為膿血便,量可多可少,顏色不鮮、較暗,敷在便表面,膿與血相混。肛瘺引起的便血,也是膿血便,但它是間斷性的,不定期或定期發作,量可多可少,發作時或發作前有臀部、肛門內或肛旁疼痛感,也可以有發熱,不能坐等症狀。

4、便血呈黑色:上消化道。常見出血部位:食道靜脈曲張出血、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食道癌、賁門癌、胃癌、癌(腺)體破壞出血、膽道出血等。血量有多有少。便血的特點是顏色發黑,因為紅血球被消化液所破壞,如胃液、十二指腸液、膽汁、胰液等液體破壞、分解,變成了非血球的有機物質。它們再與被消化的食物相混,進入小腸及結腸被消化吸收。

5、便血呈果醬色:下消化道出血。腫瘤引起的便血,從顏色上看不是鮮紅色,而是像果醬色,顏色較暗。這是因為瘤體組織較脆,易爛,易脫落。在食物殘渣及大便通過時的阻力作用下,引起瘤體組織壞死、脫落,或與之相混,或敷於表面,一起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