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多發性骨髓瘤診療常規都有哪些

其實現在各種各樣的多發性骨髓瘤,給人們的生活造成些很大的問題,像這種疾病的出現,不僅僅會導致患者的身體非常痛苦,就連在平時發病率很著急,發病的頻率多,類型廣泛,會給人的身體造成很大的麻煩,所以大家在平時一定要做好各種注意事項,積極的控制,選擇好預防工作。

疾病診斷

多發性骨髓瘤是較易發生誤診的內科疾患之一。在臨床上常被誤診為“骨質疏鬆”、“骨轉移癌”、“腰椎結核”、“腎病”、“復發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病。在診斷時又需與反應性漿細胞增多症、意義未明單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症、原發性系統性澱粉樣變性、伴發於非漿細胞病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骨轉移癌、原發於骨的腫瘤、原發性腎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等病鑒別。國內曾有報導2547例MM的臨床誤診率高達69%,可見MM的鑒別診斷是臨床醫師應該注意的重要問題。

1.反應性漿細胞增多症 因此,多種病原體(病毒、結核菌等)、抗原(藥物、腫瘤等)、機體免疫功能紊亂(舍葛籣綜合征、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均可引起反應性漿細胞增多和免疫球蛋白水準增高,需與多發性骨髓瘤鑒別。鑒別要點如下:

(1)骨髓瘤中漿細胞增多有限:一般≥3%但<10%且均為正常成熟漿細胞,而MM骨髓漿細胞常>15%且有幼稚漿細胞(骨髓瘤細胞)出現。

(2)反應性漿細胞增多症:所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屬正常多克隆性且水準升高有限(如IgG<30g/L),而MM分泌的免疫球蛋白是單克隆性(即M成分)且水準升高顯著(如IgG>30g/L)。

(3)反應性漿細胞增多症本身不引起臨床症狀:其臨床表現取決於原發病,故無貧血、骨痛、骨質破壞、低白蛋白血症、正常免疫球蛋白減少、高鈣血症、高黏滯綜合征等MM的相關臨床表現。

(4)反應性漿細胞增多症有其原發性疾病的臨床表現。

2.意義未明單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 MGUS和MM同為老年性疾患,且都有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兩者有相似之處,易於混淆。但是,MGUS不需治療,僅需隨診觀察,而MM為惡性腫瘤,應接受治療,且預後不良,故需注意兩者的鑒別(表4)。

應當強調,在符合MGUS診斷標準的患者中,有相當部分患者最終會發展為MM或其他惡性漿細胞病或B淋巴細胞惡性疾病。Kyle等報告,1960~1999年在Mayo臨床醫學中心診斷MGUS 1384例,長期隨診10年後12%、隨診20年後20%、隨診30年後25%的MGUS將發展為MM或其他漿細胞疾病(巨球蛋白血症、系統性澱粉樣變性)或B淋巴細胞惡性增殖性疾病(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即MGUS以每年1%的速度轉化為惡性疾病,其中主要是轉化為MM。Cesana等報告1104例MGUS,隨診中位時間65個月(12~239個月),64例(5.8%)發展為MM,1例發展為髓外漿細胞瘤,12例發展為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6例發展為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發展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Gregerson等報告丹麥的North Jutland在1978~1993年共診斷MGSU 1324例。其中97例(9.3%)最終發展為MM或其他惡性漿細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