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制附子的功效與作用

制附子主要功效是可以消寒止痛,預防身體的陽氣不足,心血虧虛,用量用法也非常簡單,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來選擇食用,平時的作用也非常廣泛,可有效預防虛寒腹瀉,能提高人體的氣血恢復,在平時大家需要注意,也可以煲湯食用方法簡單,入口也繼續香醇,做的時候要注意技巧才能更美味。

性味歸經

辛、甘,大熱;有毒。

歸心、腎、脾經

功能主治

功能: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

主治:用於陰盛克陽,大汗亡陽,吐瀉厥逆,肢冷脈微,心腹冷痛,冷痢,腳氣水腫,風寒濕痹,宮冷,虛寒吐瀉,陰寒水腫,陽虛外感,陰疽瘡瘍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用法用量

3~15g 。回陽救逆可用18~30g。亦有大劑量用至30g以上者。

經方四逆湯:生附子一枚 乾薑一兩半 炙甘草二兩

破格救心湯:附子30~100~200克,乾薑60克,甘草60克,高麗參10~30克,山萸淨肉60~120克,生龍骨牡蠣粉,活磁石粉各30克,麝香0.3-0.5克。

附子粥:制附子10克,炮薑15克,粳米100克。二藥研為細末,每次用5克,與粳米加水煮粥食。 亦可將二藥減半,煎水取汁,入粳米煮粥。

源于《聖惠方》。本方以附子溫裡散寒、止痛,炮姜溫中散寒、止瀉。用於裡寒腹痛、腹瀉,大便表稀。

附片薏苡粥:制附片10克,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附片煎取汁,入薏苡仁、粳米,加水煮至粥熟。分2次食。

本方以附片散寒止痛,用薏苡仁除濕舒筋。用於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四肢拘攣。

附子做法指導:

1. 取本品溫壯心腎陽氣之功,常與人參同用,益氣回陽。

2. 用於腎陽不足,或陽虛水泛、尿少水腫。常與肉桂等同用。

3. 可治療風寒濕痹、關節冷痛,常與麻黃、細辛、桂枝、白術、甘草、人參黃芪等配伍。

4. 內服宜制用,外用多生用。服藥時不宜飲酒,不宜以白酒為引

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不宜與半夏、瓜蔞、天花粉、貝母、白蘞、白及同用。且需要根據自己的詳細情況用藥,適當用量,過猶不及,因附子含有毒性成分烏頭堿,主要對心肌、迷走神經、末梢神經又興奮麻痹作用,中毒症狀如舌尖麻木、肢體麻木,有蟻走感,頭暈、視力模糊,噁心,嘔吐等,最嚴重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