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小兒秋季腹瀉症狀

秋天,天氣一般比較涼爽,有時颳風會感覺冷。而小孩的抵抗力差,如果常在外邊跑,難免會感冒,著涼肚子疼,也就是醫學上的腹瀉,但一般的腹瀉和肚子疼是不同的,這就要從它們的一些症狀來辨別,那麼小兒秋季腹瀉症狀有哪些呢?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小兒秋季腹瀉的症狀。

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瀉的流行季節,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秋季腹瀉是自限性的,自己會好,及時吃藥也是不能明顯縮短病程的,如果早期合理使用藥物,可以縮短病程,減輕症狀,由於頻繁腹瀉和嘔吐,病兒體內失去大量水分和電解質,因而可發生脫水。脫水時常表現為尿少、眼窩凹陷、哭無淚,皮膚乾燥和體重下降,應及時補充體液是治療小兒腹瀉的關鍵。

小兒腹瀉時應及時送往醫院就診,以明確病因,對輕度腹瀉的患兒,要調理好飲食,給易消化的食物,以減輕胃腸的負擔.同時給予稀飯,米,菜湯,桔子汁等合適的飲料以預防脫水.重症腹瀉兒要及時補液,糾正電解質紊亂並給予適當的抗感染冶療.腹瀉兒由於排便次數增多,肛門周圍的皮膚及粘膜容易發紅或糜爛,所以家長在護理時要特別注意肛門部位,每次便後應用細軟的草紙輕擦,並用水洗後擦乾塗上油脂類藥膏以防止紅臀.

秋季腹瀉的症狀表現:(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狀,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數患兒還會發熱(常見於病程初

期),一般為低熱,很少高熱;(2)大便次數增多,每日10次左右,呈白色、黃色或綠色蛋花湯樣大便,帶少許粘液,無腥臭味;(3)半數患兒會出現嘔吐。嘔吐症狀多數發生在病程的初期,一般不超過3天。(4)腹瀉重者可出現脫水症狀,如口渴明顯,尿量減少,煩躁不安;(5)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營養不良、佝僂病和體弱多病者,腹瀉的時間可能更長。

秋季腹瀉是兒科常見的疾病,主要是由輪狀病毒感染所導致,是急性消化道傳染病,病原體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主要以嘔吐、腹瀉、呈蛋花樣便等為特點。意見建議:建議先不要過於擔心,該病屬於自限性疾病,可以自行恢復,治療上主要以補液、保護腸黏膜等為治療原則。其次可於秋季到來前,提早給孩子服用輪狀病毒疫苗,以起到預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