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夏天帶娃出門有講究 這些事不注意後果很嚴重!

為什麼孩子在家挺乖的,一出門旅行後,路上就變得不可理喻?天氣變熱後,更容易出現吵鬧,怎麼安撫也停不下來。本來路上照顧一家人就夠累的,熊孩子停不下來,路人側目,這讓疲憊的老母親情何以堪?

五月開始天氣逐漸變得炎熱,家長帶娃出門旅行前,要注意的事情也變多了。許多事情如果提前沒做好準備,很有可能導致悲劇發生。下面我們就列舉幾種家長出門時需要注意的情況。

1. 孩子脾氣大可能是蚊蟲惹的禍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潘興飛介紹,旅行中發生因蚊蟲叮咬而感染的蟲媒傳染病和蟲咬性皮炎很常見,特別是去到熱帶地區等,而孩子柔嫩的肌膚也正是蚊蟲最喜歡叮咬的目標。

如何預防旅行中蟲媒傳染病?潘興飛說,要注意以下三點:

1.使用避蚊劑,如避蚊胺,可噴灑在暴露的皮膚上,注意每隔數小時需重複使用;

2.使用殺蟲劑,如撲滅司林,用於處理衣褲鞋襪、蚊帳、睡袋等,但不能直接噴射皮膚;

3.物理屏障避蚊方法,旅行期間穿著長袖衣褲,避免皮膚暴露,住宿房間使用紗窗、紗門防蚊蟲,睡覺掛蚊帳等。尤其要注意的是,嬰兒不適合使用化學避蚊劑,應採取物理屏障防蚊。

2. 腹瀉比你想像中發生得多

旅行者在旅途中最常見的疾病是腹瀉。旅行者腹瀉,俗稱“水土不服”,是一種腸道傳染病,主要是由多種微生物,包括各種病毒、細菌等感染引起的,主要通過飲用被污染的水或進食被污染的食物而感染發生。“不同的旅行目的地和季節,旅行者腹瀉的發病率高達30%~70%。”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潘興飛介紹。而兒童胃腸道還沒有完全發育好,屏障薄弱,因而更容易出現。

在外旅行,專家建議帶孩子的家庭做好這些工作:

1.食物清潔:要完全煮熟,避免進食生冷食品及未煮熟的肉、蛋類等食品,避免進食未清洗或去皮的果蔬,避免進食街頭商販加工的食品,避免進食野生動物‘’

2.飲水衛生:自來水必須煮沸後飲用,飲料應購買工廠密封的瓶裝或罐裝飲品,牛奶和乳製品必須經巴氏消毒且無菌包裝;

3.勤洗手,勤清潔餐具器皿:進餐前應使用清水和肥皂洗手,或使用消毒劑擦手,刷牙、漱口、清理傷口時,一定注意使用清潔水源,避免在江河湖泊游泳。

3. 學習帶常帶必備藥品

作為一位藥師媽媽,北京和睦家康復醫院藥房主任冀連梅介紹,旅遊備藥,一方面能緩解孩子的不適,另一方面能避免耽誤行程,讓出行更順利。因此她常常推薦家長們選備下面這些安全又便宜的常用非處方藥,以備不時之需。

1. 發燒必備藥品:萬一孩子因為氣候多變出現感冒發熱,隨身帶上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滴劑/混懸劑以及體溫計、兒童喂藥量器可以應急。不過一旦發燒症狀嚴重,別嫌麻煩 送到醫院請醫生鑒別。

2. 腹瀉必備藥品:口服補液鹽、益生菌。旅途疲勞,換水換環境、飲食不規律或在海邊吃太多海鮮引起的腹瀉通常不用抗生素,只要及時補充丟失的水分、電解質和益生菌即可,因此家長應備上口服補液鹽和益生菌。

3. 外用必備藥品:紅黴素眼藥膏、10毫升小包裝的生理鹽水、無菌碘伏棉簽、透氣創可貼、紗布。孩子眼睛有黃色分泌物,懷疑細菌感染,或者鼻腔內乾澀潰破、皮膚上有流黃水的小膿皰,都可塗抹紅黴素眼藥膏。游泳、泡溫泉或異物入眼後;皮膚上有小傷口需要沖洗時,都可使用小包裝生理鹽水。手腳意外磕破,用無菌碘伏棉簽消毒,之後再用透氣創可貼或者紗布包裹。

4. 止癢必備藥品:爐甘石洗劑、薄荷膏、驅蚊液。爐甘石洗劑適用于任何年齡寶寶長痱子以及被蚊蟲叮咬後的止癢。兩歲以上的寶寶被蚊蟲叮咬後,可以少量塗抹薄荷膏來緩解瘙癢。驅蚊液只需出門時塗,先噴到大人手上再均勻塗抹到兒童身上,避免噴到孩子口、眼、鼻、耳。驅蚊液作用時間比較長,通常不需要補塗,返回室內要及時用皂液清洗掉驅蚊液。

5. 防曬必備藥品:6月齡以上的兒童建議使用兒童專用的防曬霜。防曬霜記得出門前30分鐘塗,每2小時補塗一次,塗抹之前先給寶寶塗上一層潤膚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