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頸椎手術的成功率

頸椎手術是包括了很多種的,因為頸椎病也有很多種,如果頸椎病出現惡化或者壓迫神經的情況,是有可能需要對其進行手術治療的。頸椎手術的成功率一般是比較高的,因為目前對於這方面的醫學技術還是比較穩定的,有部分手術方式還可以通過微創手術來進行。

我們是如何儘量確保頸椎手術的安全性和微創性呢?

我們知道,頸椎病的病理變化是以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為基礎,繼發頸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和韌帶增生病理改變,刺激或壓迫鄰近的神經和血管而引起相應臨床症狀的一種常見疾病,而實際上,每個頸椎病患者的病理狀態並不一樣。比如有些人只是單純一個節段的椎間盤突出,有些人則是多節段突出,有些是後縱韌帶骨化、黃韌帶骨化,而有些合併有頸椎管發育性狹窄,就算是單純的椎間盤突出,由於突出的方向不同,有些患者是脊髓受壓,有些則只是神經根受壓,所以,每個患者的病理變化都是不同的,這就決定了需要手術方案的制定需要個體化,單純一種技術和手術方式是不能適合所有患者的。

任何手術都必須有明確的手術目標,頸椎病的手術目標就是去除壓迫脊髓神經、血管的退變組織,然後重建頸椎的序列,只有這個手術目標達到了,手術才具有長期效果。

那麼目前的所謂微創頸椎手術方式能否達到這個手術目標呢?

目前頸椎的微創手術方式有射頻消融術和經皮內鏡手術。頸椎間盤消融技術由於能量有限,目前只合適頸椎間盤膨出和輕度的頸椎間盤突出患者;頸椎經皮內鏡前路手術風險很高,目前在國內外都無法普及開展,且無法進行頸椎的序列重建,而頸椎經皮內鏡的後路手術只適合單純的向後外側突出壓迫神經根的患者,適應症非常狹隘,且不能進行頸椎序列重建。綜上所述,目前頸椎微創技術並不十分安全和有效。

頸椎病手術方案制定還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對脊髓神經的壓迫從哪個方向來就從哪個方向去解除,所以頸椎手術有後路和前路之分。頸後路手術:即從脖子後方進行的手術,適用于多節段頸椎病、 伴椎管狹窄或後縱韌帶骨化者。後路手術主要通過切除全部或部分後方的椎板來達到間接減壓的目的,手術風險比前路更小,暴露簡單,對於頸椎本身生理曲度存在 的患者來說療效較好。後路單開門椎管成形術等手術可以保留頸椎間的活動度,術後後凸畸形及鄰近節段退變等發生率較小,已被廣泛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