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小孩老咬手指甲怎麼回事

不知道生活中大家有沒有發現過喜歡咬手指的小孩,一般手指甲被咬的很短,指甲面非常不整齊,嚴重的孩子的整個手指也變的非常粗短,那孩子為什麼會這麼做的?對於家長而言又需要注意些什麼呢?幫助大家更好解決孩子咬手指甲的問題下面文章就說說小孩老咬手指甲怎麼回事!

咬指甲(nailbitting)是指兒童反復出現的自主或不自主的啃咬手指甲的行為。有的也可表現為咬腳趾甲。常見於10~18歲兒童,但也可早至4歲發病。國外報導大約50%的兒童在某一時期會出現這種行為,但隨著年齡的增加,發病沖下降。

咬指甲的原因:

出現這種現象常與精神緊張有關,在生活節奏改變比如孩子入託、入學時孩子特別容易出現緊張,在生病時也容易誘發此症,部分小兒由於模仿他人而形成。具有內向、敏感、焦慮素質等性格特點的小兒容易患此症。部分患兒誘因不明。

孩子表現為反復咬指甲。輕者僅啃咬指甲,嚴重者可將每個指甲咬壞,甚至咬壞指甲周圍的皮膚,少數小兒還咬腳趾甲。部分兒童常伴有其他行為問題,如睡眠障礙、多動、焦慮、緊張不安、抽動障礙、吸吮手指、挖鼻孔等。症狀頑固者夜間也出現咬指甲行為。

如何正確引導?

1、一般療法,家長首先應認識到這是一種病症,單純地採取打罵或懲罰非但無益,反而會使病情加重。其次,要積極尋找引起緊張和憂慮的因素,並及時改善兒童的生活環境,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此外,應給孩子定期修剪指甲,防止指甲感染和表皮損傷。

2、心理療法,主要採用行為限制和正面引導。所謂行為限制,即當幼兒咬指甲時,父母應耐心地教他把手指慢慢地從嘴裡移開,並用微笑、點頭或誇獎的口吻表示贊允,通過一件有意義的事或玩具,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正面引導,則是對合作的年長兒講清道理,使其意識到咬指甲是一種行為偏離和咬指甲的危害性,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是完全可以糾正的。同時鼓勵患兒多參加集體活動和戶外鍛煉,發揮自己的潛能,促進身心健康發育。

咬指甲癖的治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效的,矯治過程需要較長的時間,故家長不但自己要有信心,而且還要增強患兒的信心。採取父母監督和孩子自我監督相結合的方法,只要堅持一段時間,就能戒除咬指甲癖這一行為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