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孩子咬手指甲是什麼原因

手指甲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護手指,除此之外一般不會對人體構成太多的影響,但是生活中我們總會看到有孩子喜歡咬手指的情況,對於家長來說大家最想知道的是孩子為什麼會這麼做?應該怎麼引導孩子?受損的指甲又應該怎麼處理?帶著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們專門為大家講述相關問題,希望家長能重視!

咬指甲(nailbitting)是指兒童反復出現的自主或不自主的啃咬手指甲的行為。有的也可表現為咬腳趾甲。常見於10~18歲兒童,但也可早至4歲發病。國外報導大約50%的兒童在某一時期會出現這種行為,但隨著年齡的增加,發病沖下降。

咬指甲的原因:

出現這種現象常與精神緊張有關,在生活節奏改變比如孩子入託、入學時孩子特別容易出現緊張,在生病時也容易誘發此症,部分小兒由於模仿他人而形成。具有內向、敏感、焦慮素質等性格特點的小兒容易患此症。部分患兒誘因不明。

孩子表現為反復咬指甲。輕者僅啃咬指甲,嚴重者可將每個指甲咬壞,甚至咬壞指甲周圍的皮膚,少數小兒還咬腳趾甲。部分兒童常伴有其他行為問題,如睡眠障礙、多動、焦慮、緊張不安、抽動障礙、吸吮手指、挖鼻孔等。症狀頑固者夜間也出現咬指甲行為。

如何正確引導?

1、一般療法,家長首先應認識到這是一種病症,單純地採取打罵或懲罰非但無益,反而會使病情加重。其次,要積極尋找引起緊張和憂慮的因素,並及時改善兒童的生活環境,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此外,應給孩子定期修剪指甲,防止指甲感染和表皮損傷。

2、心理療法,主要採用行為限制和正面引導。所謂行為限制,即當幼兒咬指甲時,父母應耐心地教他把手指慢慢地從嘴裡移開,並用微笑、點頭或誇獎的口吻表示贊允,通過一件有意義的事或玩具,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正面引導,則是對合作的年長兒講清道理,使其意識到咬指甲是一種行為偏離和咬指甲的危害性,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是完全可以糾正的。同時鼓勵患兒多參加集體活動和戶外鍛煉,發揮自己的潛能,促進身心健康發育。

咬指甲癖的治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效的,矯治過程需要較長的時間,故家長不但自己要有信心,而且還要增強患兒的信心。採取父母監督和孩子自我監督相結合的方法,只要堅持一段時間,就能戒除咬指甲癖這一行為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