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膝蓋軟骨受損怎麼辦?

膝蓋可以說每天都要承受巨大的壓力,而且如果走路非常多或者運動量過大,都會給膝蓋造成一定的損傷。有很多運動員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不得不抱著遺憾退役,告別賽場。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會出現膝蓋軟骨受損的情況,可能會導致無法正常行走,下蹲等。那麼應該如何治療?

膝關節軟骨磨損,又稱膝關節退行性變、骨關節炎、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病、增生性關節炎病、肥大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等,是最常見的一種慢性、進展性關節疾病。其病理特點為關節軟骨變性、破壞,軟骨下骨硬化、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反應性增生、骨贅形成。其臨床表現為膝關節腫脹、疼痛、行走困難、上樓下樓艱難、站著難蹲下、蹲著站不起來,病人十分痛苦。雖然此病進展緩慢,每個病人表現不全相同,但最後轉歸都一樣——膝關節行走功能喪失。

發病機理

膝關節軟骨磨損是怎樣發生的呢?正常的膝關表面有一層很薄但十分耐摩擦的透明軟骨,呈淺蘭色,半透明,光滑而有光澤。這層耐摩的透明軟骨在膝關節的運動功能中十分重要。膝關節在人體中屬負重最大和運動最多的關節,因而也是人體中退化最早、損傷最多的關節。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由於其體內激素水準下降,會引起膝關節的透明軟骨退化、萎縮,再加上一些輕微的損傷,其光滑如鏡的透明軟骨便會出現點狀的“鏽斑”,也即出現局部壞死。此時,身體會動員個種內在力量來修復“鏽斑”,包括滲出越來越多的關節液和骨質修復。但滲出的關節液為酸性液體,不僅不利於“鏽斑”的修復,反而形成多種化學性炎症介質刺激源,引起關節周圍腫脹、疼痛、行走困難等一系列症狀。

治療

目前膝關節軟骨磨損的常規治療是止疼消炎藥、針灸、膏藥(正骨活血膏)等,這些治療達到消腫止痛、活血化瘀、舒經通絡的作用,解除關節僵硬、疼痛、腫脹的症狀,恢復膝關節活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治療雖然能暫時緩解不良症狀,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但是無法防止病情惡化,等到病情較嚴重後,這種治療就無法取得滿意的效果。對於病情較重的患者,膝關節鏡手術是治療老年退行性膝關節炎最佳療法,該療法通過5—10毫米的小孔,將攝像頭、手術器械伸入關節內,在關節鏡下進行精確手術,由於手術時間短、切口小,病人術中基本沒有痛苦,恢復快。

目前,比較常見的關節退行性變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休息靜養、物理治療、藥物治療以及手術治療等等。如果關節退行性變的情況比較輕微,是可以通過休息靜養、做物理治療得到緩解。也有一些關節退行性變患者疼痛比較劇烈,此時可能就需要遵循醫囑,使用像芬必得、氨基葡萄糖等常用藥,或注射玻璃酸鈉。若關節退行性變進一步加重,則需要接受手術治療,如關節鏡、微創、甚至置換人工關節等。但是,這些關節退行性變的治療方法或者副作用大,或者經濟投入高,對於患者而言都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些治療方法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關節退行性變產生的根本原因——軟骨磨損。於是,關節退行性變的醫學研究也開始逐步深入。其中,針對關節退行性變的治療也有了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