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股骨頭骨骺缺血性壞死

股骨頭骨骺缺血性壞死是較為多見的一類骨軟骨缺血性壞死疾病。它的發病原因較為多樣,患者往往表現為走路無力、跛行等,下肢也會產生輕度屈曲或是畸形,並伴有股直肌萎縮。那麼,這種病如未能得到及時治療,是否會留下嚴重後遺症呢?下面就讓我們通過文章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概念

股骨頭骨骺缺血性壞死又稱Legg-Cave-Perthes病,股骨頭骨軟骨炎和扁平髖等,是較常見的骨軟骨缺血性壞死。

二、病因

1. 發病原因多與外傷有關,多數學者認為,骨內靜脈引流障礙和骨內壓力增高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因素。

2. 與種族及家族遺傳也有一定的相關性。

3. 一般認為4~8歲時股骨頭血運較差,僅有外側骺動脈單一供養,創傷和滑膜炎症易引起該動脈的阻塞,導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二、症狀

初期為髖關節滑膜腫脹、充血、關節積液及關節內壓增高。表現為骨組織充血,肉芽組織增生,股骨頭骨骺內出現囊狀或不規則低密度透光區,同時,因重力作用骨骺化骨中心發生壓縮骨折,骨小梁相互嵌插,骨骺扁平。本病好發於3—12歲男孩,尤以5—9歲最多見。多單側受累,也可雙側先後或同時發病。主要症狀為髖部疼痛、乏力和跛行,可有間歇性緩解,患側下肢稍短,呈輕度屈曲或內收畸形,髖關節活動範圍受限.尤其是內旋和外展,有輕度的股直肌萎縮。股內側、腹股溝區及膝內側疼痛。

三、危害

在X線片上出現“臨危症”時,應積極治療,否則往往預後不良。

五、診斷

X線平片是本病滲斷的主要檢查方法,但不能顯示初期病變。CT檢查可顯示平片可疑或難以顯示的壞死早期修復改變。MRl是診斷本病初期壞死較為敏感和特異的方法,對平片和CT陰性者可及時作出診斷。

六、治療

股骨頭骨骺缺血性壞死是一種自限性疾病,經4~36個月可完成病程。因而治療的目的就是在其自我恢復的過程中防止股骨頭的畸形或脫位,在髖臼中良好包容的股骨頭可經過自我塑形來達到這樣的目的。因而無論採用何種治療方式,其目的就是為了達到髖臼對股骨頭的良好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