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高原性心臟病症狀

在高原地帶很多人因為長時間生活的環境因素,會出現高原性心臟病,高原性心臟病經常會發生在兒童的身上,會導致孩子呼吸不暢,甚至可能會有噁心嘔吐的現象發生,高原性心臟病是危害性相當大,平時一定要注意調節緩解這些問題,必要的時候慢慢的修復調理。

症狀體征

1.症狀 小兒與成人高心病的臨床表現有所不同,小兒發病較早,病程進展快,而成人起病緩慢,出現症狀較晚。小兒早期症狀為煩躁不安、夜啼不眠、食欲不振、咳嗽、口唇發紺、多汗,繼而出現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發紺加重、水腫、尿少、消化道功能紊亂;若有呼吸道感染,則體溫升高,咳嗽劇增,最終發展為右心衰竭。成人發病緩慢,症狀逐漸加重,早期僅有慢性高原反應及輕度肺動脈高壓的表現,如頭痛、疲乏無力、睡眠紊亂、食欲不振等。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出現心悸、胸悶、呼吸困難、頸靜脈充盈、肝臟腫大、下肢水腫等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現。

2.體征 小兒發育一般較差,呼吸急促、鼻翼扇動、口唇發紺明顯、心率增快、心界擴大;多數患兒于心前區或三尖瓣區可聞及Ⅱ-Ⅲ級收縮期吹風樣雜音。肺動脈第二音亢進或分裂。肺部可有幹濕性囉音,與肺部感染有關。當出現右心衰竭時,肝臟腫大、下肢水腫、頸靜脈怒張、肝頸靜脈反流征陽性。肺部感染嚴重者常合併有肺水腫。成人中常有代償性肺氣腫體征,部分病人有杵狀指,口唇、指甲床發紺,血壓多為正常;心界輕度擴大,心率加快,少數病人心動過緩,心尖部聞及Ⅱ級吹風樣收縮期雜音,個別病人出現舒張期隆隆樣雜音;肺動脈第二音亢進、分裂。右心功能不全者可有肝臟腫大,常有壓痛、下肢水腫。

用藥治療

1.一般治療 高心病病人除低氧的個體差異外,勞累、寒冷及呼吸道感染常為誘發因素。故在高原應注意勞逸結合,保證睡眠時間及睡眠品質,適當的體育鍛煉。心功能不全者應注意臥床休息,消除思想顧慮,積極配合醫務人員的治療。調整飲食,多食水果和新鮮蔬菜,禁過量飲酒和吸煙。

2.氧療 吸氧是糾正缺氧,提高血氧飽和度,改善心功能的重要手段。給氧依病情採用間斷或持續低流量(1L/min)吸氧,一般不必應用高濃度給氧,以使PaO2提高到50mmHg,SaO285%以上為宜。

3.強心及利尿有心力衰竭者宜選用強心劑,可選用毛花苷C (西地蘭)、地高辛等。並可合用氫氯噻嗪(雙氫克尿噻),呋塞米(速尿)或依他尼酸(利尿酸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