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鼻咽部腫塊大多數良性,真的嗎?

從臨床來看鼻咽部為出現腫塊可能是患上了咽囊炎、顱咽管瘤、鼻咽血管纖維瘤等,這些病灶都是良性的,積極治療的話不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但是也可能是惡性腫瘤,比如鼻咽癌,對身體的影響甚大,甚至會危及生命安全,可見一旦發現不適首先要確定病因及病情。

一、咽囊炎

1、概述

咽囊炎,又名咽粘液囊炎、鼻咽部正中瘺或鼻咽囊腫。又稱桑汶地氏病(Thornwaldtsdisease)。咽囊感染或化膿即形成咽囊炎。咽囊膿腫自行破裂可形成膿性瘺管。

2、症狀

· 鼻咽膿性分泌物:鼻腔後部有膿性分泌物下流入口咽部。患者自覺呼吸時有臭味,用力吸咳時可咳出膿性物或膿痂。

· 頭痛 : 常有頭痛,部位為枕後粗隆下方,與蝶竇炎引起的頭痛相似。

· 耳鳴及聽力下降:炎症或膿性物堵塞咽鼓管咽口,可出現耳鳴、耳聾。

· 頸部淋巴結腫大。

二、顱咽管瘤

1、概述

顱咽管瘤是一種良性先天性腫瘤,從胚胎期顱咽管的殘餘組織發生。發病率顱咽管瘤約占顱內腫瘤的4%。但在兒童卻是最常見的先天性腫瘤,占鞍區腫瘤的第一位。本病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但70%是發生在15歲以下的兒童和少年,女性稍多於男性。

2、病理生理

腫瘤大多為囊性,囊液呈黃褐色或深褐色,內含大量膽固醇晶體。瘤壁上有鈣化斑塊。顯微鏡下示瘤細胞主要由鱗狀或柱狀上皮細胞組成,有的排列成牙釉質器官樣結構。

3、臨床表現

· 顱內壓增高:一般是因腫瘤向鞍上發展累及第三腦室前半部,閉塞室間孔導致腦積水所致。

· 視力障礙及視野缺損:腫瘤位於鞍上壓迫視神經、視交叉、視束所致。

· 垂體功能低下:腫瘤壓迫垂體前葉導致生長激素及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所表現的生長發育障礙,成人可有性功能減退,閉經等。

· 下丘腦損害的表現:腫瘤向鞍上發展下丘腦受壓可表現為體溫偏低、嗜睡、尿崩症及肥胖性生殖無能綜合症。

三、鼻咽血管纖維瘤

1、概述

鼻咽血管纖維瘤(angiofibroma ofnaspharynx)常發生於10~25歲青年男性。可原發於鼻咽頂、鼻咽後壁咽腱膜和蝶骨翼板骨外膜等處。腫瘤由纖維組織及血管構成。瘤體血管豐富,血管壁薄,缺乏彈性,容易受損發生嚴重大出血。發病原因不明。

2、症狀

出血:為一重要症狀,常有反復出血,表現為鼻出血或由口中吐血。由於大量或長期出血,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堵塞及壓迫症狀:耳鳴及聽力減退,頭痛及顱神經麻痹,眼球突出及視力障礙,頰部或顴部隆起,軟齶隆起,並在口咽部可見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