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鹽丸和能量膠怎麼吃

在現代的生活中,人們更喜歡業餘的運動,比如說參加一些跑步運動,或者是一些登山,騎行車,等等這些有些刺激性的項目,當然,在每一次飽足了力氣的運動中,人體的營養物質,比如電解質,水分糖類等等的消耗和散失也非常嚴重,所以,我們就要及時的補充,以免造成休克,那麼下面我們就來瞭解一下鹽丸和能量膠應該怎麼吃吧!

一、水是補給品裡最重要的,補的量最多,因此水站也是最多的。一般田協註冊的賽事,平均2.5公里都會有一個水站。對大部分人而言,賽前2小時,可以補充400-600ml的含電解質和糖的水,一般就是運動飲料,也不需要補太多,這樣賽前還可以上一次廁所。

比賽過程中每隔15-20分鐘補充120-240ml的水,假設你的平均速度在6分配,那麼15分鐘剛好是2.5公里,就可以到達下一個水站。120-240ml的量是普適的標準,但如果你是特別能流汗的那種,比如我一朋友就那種零下5度穿背心跑都能滴汗的類型,再遇到高溫的天氣,就要特別加大補水量了。基本原則是每小時補水量控制在300-800ml之間,少量多次,太多了會造成負擔。

二、鹽丸

市面上大家最常吃的鹽丸品牌就是salt stick,膠囊狀。鹽丸主要的成分就是電解質,特別是鈉,作用就是防止電解質失衡導致抽筋、低鈉血症等嚴重影響。根據說明書,平均45分鐘到1小時吃一顆就夠了,這裡說的還是全馬,如果是鐵三和超馬等更大強度的運動,在運動前就要開始補充了。因為是膠囊狀,所以要和水一起服用。還是以六分配為例,每一小時補一顆就剛好是每逢10公里的時候補充一次,全程4顆就差不多了。鹽丸的原則是一場比賽補充的量不超過10顆,否則會給腎臟帶來負擔。

三、能量膠

也有不少是能量棒的形式,主要成分是糖,以麥芽糖和果糖為主,起到給機體供能的作用。當然其中也包含了一部分的氨基酸、電解質和咖啡因等成分,起到一定的緩解疲勞、促進肌肉蛋白合成的功效。這邊需強調一點是,能量膠非常甜,而且很濃稠,口感類似蜂蜜,所以需要和補水同時進行。一支能量膠大約需要200-300ml的水進行稀釋,這個水量一次補又太多,所以我個人的習慣一般一次只補充半支能量膠,而且有運動飲料和其他食補,所以也不擔心補充不夠。與鹽丸一樣,一般是建議1小時補充1支,為了和補鹽丸的時間岔開,可以選擇在12.5公里處開始補充,每5公里補充半隻,全程大約需要3支能量膠。當然,如果你有吃路上的補給品(現在的官方食補都非常豐富,香蕉、番茄、小麵包應有盡有,一般在17.5公里後就有了,半程的選手都照顧到了),並且有運動飲料的加持,全程吃2支能量膠也就差不多了。建議大家平時可以試吃下,選擇一兩款自己喜愛的口味,比如榴槤味。

四、運動飲料這個也是每個賽事都會準備的,每5公里一個網站。飲料可以說是前面三種補給品的混合體吧,既有水,也有電解質,同時補充糖,是不是很棒!一個原則就是,補純水比補其他都重要,所以在口渴的情況下,一定要選擇喝水,就不要再去拿運動飲料了。一般大強度運動都是高滲性脫水,水分的流失遠比電解質多的多,體內鹽濃度較高,如果此時還一味補運動飲料,加速了身體變成鹹魚幹,你會感覺越喝越渴。